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桥镇

长桥镇

北宋置,属郏城县。即今河南郏县东南三十里长桥镇。


(1)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北部,北邻苏州城区。吴中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16.4万。镇人民政府驻长桥,人口13万。镇因宝带桥(俗称长桥)得名。1949年为蠡墅、安全、龙桥、尹西、长桥、新郭诸乡地。1957年并为蠡墅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改名长桥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置镇。2000年越溪镇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有轻纺、机械、电子、光学镜片、服装、化工、建材等厂。苏嘉杭高速公路、苏蠡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宝带桥、石湖、清乾隆年间巨型摩崖石刻、西施画眉泉等。(2)在福建省屏南县西南部,长桥溪纵贯境内。面积157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长桥,人口 3310。以驻地有木拱桥得名。1949年设长桥镇,为县城。1956年县治迁古峰。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境内丘陵起伏,草坡面积大,畜牧业发达,尤以西部仙山省办养牛场规模最大。森林资源丰富。有竹木加工、制茶、造纸、陶瓷等厂(场)。为县西南农贸集市中心。有公路接安嵩公路。(3)在福建省漳浦县北部、小南溪西岸。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长桥,人口 2280。清初福建水师提督蓝廷珍于小南溪建石拱长桥,故名。1951年设长桥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2年置镇。为县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盛产柑橘、龙眼、菠萝、橄榄。324国道经此。名胜有陈三岭、五娘潭、泗洲岩。 (4)在河南省郏县东部。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窦堂,人口2300。以境内东长桥村名镇。原名秦庄。明末李姓在村西修一石桥,本村在东,改称东长桥。1958年建长桥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置镇。产小麦、玉米、甘薯、大豆、花生、芝麻等。有面粉等厂。洛界公路经此。古迹有红石坊、摩陂、蓝桥遗址等。


猜你喜欢

  • 洧川县

    金兴定二年(1218) 置,属开封府。治所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十里铺。元属汴梁路。明洪武二年(1369) 移治今尉氏县西南洧川镇,属开封府。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54年撤销,并入

  • 西海县

    ①东汉改海曲县置,属琅邪国。治所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十里,西晋废入莒县。②唐宝应元年(762)置,属庭州。治所在今新疆沙湾县东。后废。古县名。东汉改海曲县置,治今山东省日照市西。属琅邪郡。三国魏废入莒县。

  • 边临镇

    即今山东陵县北边临镇。北接河北吴桥县境。清属德州,有州判驻此。民国置县佐。在山东省陵县西北部。面积73.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边临镇,人口 1860。相传,原村名桃庄,以盛产桃而得名。

  • 赤水卫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赤水河北赤水镇。永乐十一年(1413)改属贵州都司。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古蔺、及贵州毕节部分地。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明洪武二十

  • 孟县

    明洪武十年 (1377) 改孟州置,属怀庆府。治所即今河南孟县。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古旧县名。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孟州置,治今河南省孟州市城关镇。明、清属怀庆府。1996年

  • 古崖居遗址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西三十里张山营镇东门营村北。是古人在山崖峭壁上开凿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崖居遗址,崖居洞口共一百十七个,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这些洞穴有单间的,有两套间的,也有三套间的;有的左右相连,

  • 茹寨

    在今四川金川县北庆宁乡。《清史 ·图钦保传》: 乾隆间征金川: “至萨克萨谷,其北曰茹寨,麦方熟,设碉以卫,图钦保力攻克之,焚沿河各寨。”即此。乾隆四十五年 (1780) 于此设庆宁营,驻守备。

  • 虎头山

    ①在今辽宁铁岭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37铁岭卫: 虎头山 “在卫东南百十里”。②在今福建德化县西。《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德化县: 虎头山在 “县西百五十里。有古寨,周围七里余,其中泉石如画,外极

  • 兔河

    在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清一统志 ·鄂尔多斯》: 兔河 “在右翼后旗南一百二十里。蒙古名陶赖”。

  • 新塘墟

    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南新塘镇,南隔增江与东莞市为界。清时有主簿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