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都兰县

都兰县

1930年置,属青海省。治所在都兰寺(今青海乌兰县东北)。1932年迁至希里沟 (今乌兰县驻地)。1951年迁驻香日德 (今都兰县西南)。1959年迁察汗乌苏 (今都兰县)。


在青海省中部、布尔汗布达山东北麓。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面积5.22万平方千米。人口5.3万。辖3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察汗乌苏镇。“都兰”系蒙古语,意为“温暖”。1917年设置都兰理事时,因治地在都兰寺(今乌兰县希里沟镇以东),故名。时都兰理事辖今海西州所辖全境,都兰遂成为海西州所辖地区之统称。1931年以理事署地置都兰县,驻都兰寺。1943年由都兰县析置香日德设治局。1946年设治局并入都兰县。1950年为都兰县四区(香日德区)。1951年迁县治察汗乌苏。1952年将都兰县改为都兰自治区。1953年原都兰自治区改建为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地级);今县地建置则为都兰蒙族自治区(县级),隶于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至此都兰始为今都兰县之专名。1955年改为都兰蒙族自治县,同年又改为都兰县。移驻香日德。1958年在都兰县析置茶卡工作委员会。1959年县复移治察汗乌苏。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部,多高山。中西部多沼泽、湖泊,主要有阿拉克湖和南、北霍鲁逊湖。境内有柴达木河、香日德河等。属大陆性高原气候。水草丰美,农、牧业较盛,是青海省商品粮基地之一。农产有春小麦、油菜籽、豌豆等。建有诺木洪农场、香日德农场、英德尔种羊场(均省属)以及查查香卡农场。畜产藏系羊,改良半细毛羊、牦牛、骆驼、马等。野生动物有马鹿、麝、野牦牛、野驴、藏羚羊、盘羊、岩羊、黄羊、猞猁、雪鸡、旱獭、石鸡等。并产雪莲、麝香、鹿茸、熊胆、枸杞、茵陈、锁阳、麻黄、羌活等药材。矿产有铁、锰、钨、铅、锌、金、锡、硅、石灰石、天然碱、白云石、石墨、大理石、冰洲石等。工业有电力、煤炭、采矿、冶金、建材、农机修理、印刷、肉类加工、皮革加工、粮油加工等。青藏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吐谷浑古城遗址、唐吐蕃墓葬群、都兰国际狩猎场、宗加、科学图风景区和南、北霍鲁逊湖风景区。


猜你喜欢

  • 兀郎海山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境之狼山。《大元仓库记》:“相视兀郎海山下,旧新安州故城方圆七里,并无人烟,黄河沿路别无村疃,西至宁夏路七百里。”

  • 川东

    四川东部地区的简称。清代置川东道,包括重庆府、夔州府、绥定府、忠州、酉阳州、石砫厅。范围大致有今四川万源、达县、渠县、武胜、大足、荣昌、江津等市县以东地区。地区名。旧指四川盆地东部地区。范围大致包括今

  • 桑中侯国

    西汉宣帝封赵顷王于广汉为桑中侯,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平山县东南。东汉废。《水经·浊漳水注》: 桃水 “南径蒲吾县故城西,又东南流径桑中县故城北,世谓之石勒城。盖赵氏增城之,故擅其目,俗又谓之高功城”

  • 三澨

    《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对三澨的解释众说纷纭,其说主要有:(1)水名。在今湖北京山县、天门市境。汉郑玄《尚书》注:“三澨,水名,在江夏竟陵县

  • 归仁园

    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东南。为唐时宰相牛僧孺的故园。园中有七里桧,即唐时旧物。因花园占尽归仁一坊之地,故名归仁园。宋时属中书李清臣所有。《洛阳名园记》说:归仁园“广轮皆里余。北有牡丹、芍药千株,中有竹百亩

  • 任山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南三十里。唐有任山馆。自宿州趋徐州,必度睢水,逾任山,为往来通道。《资治通鉴》:唐咸通九年(868),“初,朝廷闻庞勋自任山还趣宿州,遣高品康道伟赍敕书抚慰之。十一月,道伟至彭城,勋出

  • 济南国

    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 改济南郡为国,封刘肥之子辟光为济南王,都东平陵 (今山东章丘市西)。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泰安、长清、肥城、章丘、济阳、邹平等市县地。景帝三年 (前154) 以参与吴楚七国

  • 宣务栅

    在今河北隆尧县西尧山东麓。为唐昭义镇所置戍守处。《资治通鉴》: 唐会昌三年 (843),刘稹以泽潞叛,诏诸道兵进讨,“王元逵奏拔宣务栅,击尧山; 刘稹遣兵救尧山,元逵击败之”。在今河北省隆尧县西北。《

  • 刘武七营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方舆纪要》卷48:“刘裕伐姚浤、檀道济、王镇恶,滨河带险,造大小七营,是也。”

  • 杭口街

    即今江西修水县西、修水北岸杭口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 义宁州西有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