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遂州

遂州

①北周闵帝元年 (557) 置,治所石山郡方义县 (今四川遂宁市)。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遂宁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遂州。天宝元年(742) 改为遂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遂州。辖境相当今四川遂宁、蓬溪、潼南等市县地。大历二年 (767) 于州置静戎军使,乾宁四年 (897)改为武信军节度。北宋政和五年 (1115) 改为遂宁府。

②辽置,属东京道。治所在山河县 (今辽宁彰武县西北)。金废。

③金天会七年 (1129) 改广信军置,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西二十五里遂城。元属保定路。明洪武七年(1374) 废。


(1)北周闵帝元年(557年)置,治方义县(今四川遂宁市)。隋大业初改遂宁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遂州。天宝初又改遂宁郡,乾元初仍改遂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遂宁、蓬溪,重庆市潼南等市县。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升遂宁府。(2)金天会七年(1129年)改广信军置,治遂城县(今河北徐水县西北遂城)。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徐水县西部。泰和四年(1204年)废。贞祐二年(1214年)复置。元至元二年(1265年)废入安肃州,后又复置。明洪武初废。(3)辽置,治山河(今辽宁彰武县西北)。金废。


猜你喜欢

  • 吴头楚尾

    一作楚尾吴头。指今江西北部。春秋时为吴、楚二国交接之地,吴在东,楚在西,故云。宋黄庭坚《谒金门》词:“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指此。指今江西省北部。其地春秋时为吴楚两国交界处,吴在东,楚在西,故云。见

  • 可失哈儿

    即可失哈里。今新疆喀什市。《元史·曷思麦里传》:太祖西征“哲伯令曷思麦里特(乃蛮主)曲出律首往徇其地,若可失哈儿、押儿牵、斡端诸城,皆望风降附”。《元史·地理志·西北史地附录》 有可失哈尔。

  • 南宗堡

    北宋置,属乐州。在今青海乐都县北。《宋史· 地理志》 乐州: 南宗堡,“元符二年, 与啰啰抹通城同收复, 寻弃之, 后再收复”。 后废。

  • 北邙山

    亦作北山、郏山、芒山。在今河南洛阳市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王田北山”。杜注:“北山,洛北芒也。”《后汉书·城阳恭王祉传》:刘祉“葬于洛阳北芒”。其后,王侯公卿多葬于此。又《梁鸿传》

  • 小汝水

    今安徽颍河支流泉河。《元和志》卷7沈丘县:“小汝水,在县北。”

  • 仰天山

    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南一百里。《方舆纪要》卷35临朐县“大岘山”条下:“县西南七十里又有仰天山。山有黑龙渊及白云、罗汉二洞,极幽胜。”

  • 峡州

    北宋改硖州置,治所在夷陵县 (今湖北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长阳、远安等市县地。建炎中,移治石鼻山 (今宜昌县西北); 绍兴五年 (1135) 复还旧治。端平元年 (1234) 徙治于江南

  • 芷村街

    即今云南蒙自县东南二十八里芷村镇。滇越铁路经此。

  • ?山

    又作㞯,读作偶。又名��亭山、㞯姥峰。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二十五里,与宜兴市交界处。宋《景定建康志》卷17引《风土记》云:“昔有�&

  • 古楼隘

    又名鼓楼隘。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南康县:古楼隘“在县西北六十里,亦曰古楼堡。正德中,桶冈左溪贼出茶坪垇,由上犹入古楼堡,竟薄城下,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