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远军

通远军

①五代周显德四年 (957) 降环州为通远军,治所在通远县 (今甘肃环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环县及庆阳县西北部。北宋淳化五年 (994) 复升为环州。

②北宋熙宁五年 (1072) 置,治所在古渭砦 (今甘肃陇西县)。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武山、漳县、定西、通渭等县地。崇宁三年 (1104) 升为巩州。金皇统二年 (1142) 复置通远军。正大中改为巩昌府。


(1)五代周显德四年(957年)改环州置,治通远县(今甘肃环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环县。北宋淳化五年(994年)改环州。(2)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治古渭寨(今甘肃陇西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定西、陇西、通渭、漳县、武山等市县地。崇宁三年(1104年)改巩州。


猜你喜欢

  • 连州

    ①隋开皇十年(590)置,治所在桂阳县(今广东连州市)。《元和志》卷29:连州“因黄连岭为名”。大业初改为熙平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连州。天宝元年(742)改为连山郡, 乾元元年(758)复为连

  • 杏子河

    即古龙尾水。在今陕西靖边县南。《清一统志·延安府一》:杏子河“在靖边县南三十里。源出总管塔,南流径牛头坡,又径杏子城西,入保安县(今志丹县)。至志丹县南合延水。延河支流。在陕西省北部。源于靖边县大路沟

  • 高乔山

    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西南百余里。《方舆纪要》 卷90遂安县: 高乔山 “近开化县界。层峰叠嶂,溪谷迂回,正德八年流寇由开化马金岭突犯,尝筑寨于此,以遏其冲”。

  • 郑陂

    在今安徽萧县西北。三国魏郑浑主持兴修,故名。《三国志·魏书·郑浑传》: 魏文帝时,郑浑为沛郡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 ‘地势洿下,宜

  • 大堰垱市

    即今湖南澧县西北三十三里大堰垱镇。民国《澧县县志》卷3《商埠》:大堰垱“离城三十里,最繁盛”。

  • 散原山

    即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水经·赣水注》: 石头津步 “西行二十里曰散原山。叠嶂四周,杳邃有趣。晋隆安末,沙门竺昙显建精舍于山南,僧徒自远而至者相继焉”。

  • 大潭

    即今福建建阳县治。《三国志·吴书·贺齐传》:东汉建安八年(203),贼洪明等屯汉兴,“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即此。《清一统志·建宁府》 引《县志》,谓“相传古闽越王筑城于此以拒汉,

  • 十里店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古黄河南岸。唐、宋为河阴县地。北宋熙、丰年间因汴河口屡遭泥沙淤塞,岁岁开闭,所费不赀。遂于元丰二年(1079)开凿清汴工程, 自洛口开渠引水,经广武山北滩地至河阴十里店,注入汴河。在今

  • 孙原

    指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谷平原。《汉书·司马相如传》:“镂灵山,梁孙原。”唐颜师古注:“镂谓疏通以开导也。梁,桥也。孙原,孙水之原也。”实指平原,非河之原。

  • 海北场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产海盐。明置盐课司。《明 一统志》 卷82廉州府: 海北盐课提举司 “旧在雷州府。洪武初迁于石康县西,领白沙等十五盐课司”。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