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肯河
在今黑龙江省青冈县东。源出小兴安岭,南流入呼兰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呼伦河” 条下: “通肯河,在 (齐齐哈尔) 城东四百五十里,东南流入呼伦河。”
呼兰河支流。在黑龙江省中部。源出小兴安岭南麓。由北向西南流至青冈县与兰西县交界处汇入呼兰河。长346千米,流域面积10339平方千米。沿岸河谷平原,土质肥沃,为重要农耕区。流域内建有多座中型水库。
在今黑龙江省青冈县东。源出小兴安岭,南流入呼兰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呼伦河” 条下: “通肯河,在 (齐齐哈尔) 城东四百五十里,东南流入呼伦河。”
呼兰河支流。在黑龙江省中部。源出小兴安岭南麓。由北向西南流至青冈县与兰西县交界处汇入呼兰河。长346千米,流域面积10339平方千米。沿岸河谷平原,土质肥沃,为重要农耕区。流域内建有多座中型水库。
一名三舍堡。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一百十七里黄龙乡(三舍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1《边防记》:“三舍者,去(松潘)卫城九十里而遥也,为小河适中地,有把守指挥一员,管辖上至望山,下至四
即今山东潍坊市寒亭镇北二十里固堤镇。一作固底镇。《金史·地理志》: 北海县有 “固底镇”。即此。明、清置巡司于此。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中部。面积59.4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固堤,人口 46
北宋置,属绥德军。在今陕西米脂县东北。元废。北宋置,在今陕西省米脂县东北。元废。
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会宁县西北郭城驿乡。《汉书·地理志》: “应劭曰: ‘祖音置。’ 师古曰: ‘厉音赖。’”东汉属武威郡。西晋废。今废址犹存。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会宁县西北郭城。属安
即越城岭。为五岭之一。在今广西全州、资源二县间。长200公里。唐杜佑 《通典》 卷184桂州: “有越城岭,今谓之临源岭,即五岭之一。”越城岭的古称。
即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宋埠镇。《清一统志·黄州府二》:宋埠市“在麻城县西南六十里,滨河,为水陆要冲”。民国置县佐于此。
即今湖北黄陂县北沦河西白木港村。《清一统志·汉阳府》:白漠港市“在黄陂县北四十里”。
①一名沙市。即今湖北荆沙市沙市区。唐代为江陵府重要市集。杜甫《送王十六判官》诗云:“买薪犹白帝,鸣橹已沙头。”元稹《泛江玩月十二韵》诗:“阗咽沙头市。玲珑竹岸窗。”《舆地纪胜》卷64江陵府:沙头市“去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五里。《方舆纪要》 卷85九江府: 海天堤 “一名海船窝。元时海运造船处也。路通瑞昌,旧为湖泽,行者必资舟楫以济。正德初始募筑堤,长五六里,植杨柳千株,以防崩溃,行者便之。以春夏水涨,
北宋熙宁五年(1072)置,在今浙江临海市东杜桥镇。《元丰九域志》卷5:台州黄岩县有“杜渎盐场”。元名杜渎监。明初改设盐课司驻此。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在今浙江省临海市东南杜桥镇。元置杜渎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