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辰溪县

辰溪县

隋开皇九年(589)改辰阳县置,属辰州。治所即今湖南辰溪县。大业初属沅陵郡。唐属辰州。元属辰州路。明、清属辰州府。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西部、沅江中游。属怀化市。面积 1977 平方千米。人口50.3万。辖8镇、22乡。县人民政府驻辰阳镇。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辰阳县,属武陵郡。治铜山(今潭湾镇杉林村)。《水经注·沅水》:“旧治在辰水之阳,故即名焉。”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辰溪县,治今辰阳镇,属辰州。唐属辰州或泸溪郡。五代曾析置辰阳县,旋复入辰溪县。元属辰州路。明、清属辰州府。清颁县印为“辰谿县”后,“溪”、“谿”二字在县名中通用。1914年属辰沅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沅陵专区,并为专员公署驻地。1952年属芷江专区,旋改属黔阳专区。1968年属黔阳地区。1981年后属怀化地区,并废用“谿”字,定名辰溪县。1997年属怀化市。地处湘西山地中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沅江及支流辰水经流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油菜籽、花生、烟草、油茶、油桐、柑橘、板栗等。林产以杉、松、檫为主。矿产有煤、铜、黄金、磷、石灰石等。工业主要有机械、化肥、水泥、羽绒制品、耐火材料等。湘黔铁路通过县南部并设站。有怀桃、沅辰、辰麻等干线公路。沅江、辰水通航。古迹有江东寺、大酉观等。


猜你喜欢

  • 大成县

    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胜利乡古城梁村。东汉改为大城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东南古城梁。属朔方郡。东汉改大城县。

  • 旧土尔扈特东路二旗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分为左、右二旗,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驻牧地在今新疆乌苏、奎屯两市西南部。

  • 多罗满

    即哆啰满。今台湾省花莲县。《明史·琉球传》:“其地北自鸡笼,南至浪峤,可一千余里。东自多罗满,西至王城,可九百余里。”即今台湾省花莲县驻地。《明史·鸡笼传》:“东自多罗满,西至王城,可九百余里。”即此

  • 京山

    一名京源山。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十五里。《隋书·地理志》 京山县: “有京山。” 《寰宇记》 卷144京山县: “因界内京山为名。”

  • 江

    即水。 指今四川都江堰市至彭山县一段之岷江。 《方舆胜览》 卷52崇庆府: 江 “自青城县南流入县界”。 《明史·地理志》 崇庆州: “西北有江,东流入

  • 北温泉

    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一百二十里北碚镇北缙云山下。唐于此建温泉寺。《舆地纪胜》卷175重庆府:温泉寺“在府北百余里,下临嘉陵江,有温泉出于岩石间”。市南亦有温泉,故此名北温泉。1927年辟为北温泉公园,为

  • 天仓河

    即今甘肃金塔县境之讨来河下游。清梁份《秦边纪略》卷4:讨来河“至岔口、镇夷界,合张掖河水,谓之天仓河。东北流向合黎焉”。

  • 博野县

    北魏景明元年 (500) 改博陆县置,属高阳郡。以地居博水之野得名。治所即今河北蠡县。隋属河间郡。唐属深州。五代周属定州。北宋雍熙四年(987) 为宁边军治,景德元年 (1004) 为永宁军治。金为蠡

  • 南闸镇

    即南泽镇。今江苏江阴市南之南闸镇。清光绪 《江阴县志》 卷2: 南闸镇 “宋明以来,夏港深通,置闸于此,故称南闸”。(1)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南部,南临白马湖。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

  • 达州

    ①唐永徽二年(651)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北宋属茂州,治所在今茂县境。后废。②唐渤海置,为怀远府治。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南高力城子废墟附近。辖境约当今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