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渡
亦名大渡、韩家渡、赵渡。即今四川金堂县。清嘉庆 《金堂县志》 卷2: 赵家渡 “古名大渡,又名韩滩。在治 (今成都市东北城厢镇) 东三十里三江镇,沱、湔、雒三水会”。
亦名大渡、韩家渡、赵渡。即今四川金堂县。清嘉庆 《金堂县志》 卷2: 赵家渡 “古名大渡,又名韩滩。在治 (今成都市东北城厢镇) 东三十里三江镇,沱、湔、雒三水会”。
①即今天津市宝坻县西南二十里新开口乡。清为县西南一巨镇。乾隆 《宝坻县志》 卷6:“最著者为新开口。”②即今河北乐亭县南四十里新开口乡。清光绪《乐亭县志》 卷2: 新开口集 “道光二十六年立集,呈请未
亦作安平砦。北宋天圣五年(1027)置,属原州。在今甘肃镇原县西八十里。金属彭阳县。元废。明置安平砦巡司。清裁。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北蜚克图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蜚克图河流域。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①亦作莋碓山。 俗名狮子山。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越绝书·吴地传》: “莋碓山,故为鹤阜山。禹游天下,引湖中柯山置之鹤阜,更名莋碓。”《吴地记》: “岝㟧山在吴县西十二里, 吴王僚葬此。
北宋元丰七年 (1084) 置,属诚州。即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北四十七里县溪镇。元祐三年(1088) 废。
①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宋史·宋致虚传》:靖康元年(1126),致虚率军出武关,“至邓州千秋镇,金将娄宿以精骑冲之,不战而溃,死者过半”。②即今广东惠来县西北葵潭镇东北千秋镇。清雍正《惠来县志》卷3:千
①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艾不盖河。《汉书·匈奴传》: 元帝时,“ (韩) 昌、(张)猛与 (呼韩邪) 单于及大臣俱登匈奴诺水东山,刑白马,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犁挠酒,以老上单于所破月氏王头为饮器者
即今湖北西北部蛮河。为汉水支流。《左传》: 桓公十三年 (前699),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杜注: “鄢水,在襄阳宜城县入汉。” 《水经·沔水注》: “夷水,蛮水也。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
①在今河北临漳县东南三里岗陵城。《水经· 洹水注》: 洹水 “东北径高陵城南”。即此。②即今湖北阳新县。《舆地纪胜》 卷33兴国军永兴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富川曰永兴,居高陵故城。正 (
集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北部。属流芳街道办事处驻地。人口8000。原流芳镇人民政府驻地。因昔有榨油坊名油芳岭,后演变为今名。主产稻、豆、蔬菜。有机械、化肥、塑料、采石、砖瓦等业。黄宜高速公路和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