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桥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0杭州府: 诸桥,“富阳诸山之水,由此入江”。清雍正五年 (1727),改建木桥为石桥。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0杭州府: 诸桥,“富阳诸山之水,由此入江”。清雍正五年 (1727),改建木桥为石桥。
辽属国军,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及以东至外兴安岭一带。《辽史·兵卫志》: “斡朗改” 亦作 “嗢娘改”。刘师培 《左盦集》 卷5 《辽史部族表书后》 云: 均乌梁海之转音,《元秘史》 作兀良合。
冶河上游。在今河北井陉县南。《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甘淘河在“县(今城关镇)东南十五里。其地有柏山岩,河流绕其下,一名冶河,其上源出山西平定州之绵山,即泽发水也,流经县境,合于绵蔓河”。
①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长兴州置,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1362年复名长兴州。②明永乐五年(1407)属建平府。治所在威远县(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宁平县西北)。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南宁省部分地。宣德
即今四川奉节县东之梅溪河。《方舆胜览》卷57夔州:大瀼水“在奉节县。州城以景德二年迁瀼西。……杜甫诗: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南江北春冬花”。《方舆纪要》卷69奉节县:大瀼水“在府城东。自达州万顷池发源,经
在今四川盐源县西。《明史·地理志》盐井卫: “西有斛僰和山,产金。” 《清一统志·宁远府一》: 斛僰和山 “在盐源县西。…… 《旧志》: 山在盐井卫西三十里”。
即今天津市东南河西区灰堆街道办事处。1949年曾于此设天津县。1952年迁治陈塘庄。
在今湖北宣恩县西南晓关侗族镇附近。《方舆纪要》卷82大田所:小关山在“所东百里。古置关其上,遗垒尚存”。
在今山西石楼县东。《清一统志·汾州府》: 黄云山 “在石楼县东六十里,与隰州接界”。
即今西藏林周县驻地旁多。《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 蓬多城 “在喇萨东北一百七十里”。藏语意为 “普央岗钦” 山的岔口。1960年与林周宗合并设林周县。又作盆多城。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林周县
东汉初改邟县置,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后汉书·黄琼传》:延熹二年(159),封琼为“邟乡侯”。又《袁绍传》:董卓“授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在今河南省汝州市东。东汉时,袁绍、黄琼曾被封为邟乡侯,即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