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打剌城
亦名讹答剌城、兀提剌耳、兀答剌儿、兀的剌儿、兀都剌儿。西辽属地。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奇姆肯特西北帖木儿附近。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苦盏之西北五百里有讹打剌城,附庸城十数。此城渠酋尝杀大朝使命数人、贾人百数,尽有其财货。西伐之意始由此耳。”
亦名讹答剌城、兀提剌耳、兀答剌儿、兀的剌儿、兀都剌儿。西辽属地。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奇姆肯特西北帖木儿附近。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苦盏之西北五百里有讹打剌城,附庸城十数。此城渠酋尝杀大朝使命数人、贾人百数,尽有其财货。西伐之意始由此耳。”
亦作府河。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内江柏条河分流,南流纳油子河,东南流经成都市北,东南流与南河 (走马河) 合流,至双流县华阳镇纳江安河,流至彭山县江口镇与岷江正流合。唐末以前由成都西北向西南流与南河会合。
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南海郑街。为海口要地。清乾隆 《掖县志》 卷1 《乡社》 有海郑。
在今山西右玉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唐开元中置定边军于此。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定边卫,永乐元年 (1403) 废。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即湖北之巴水。《清一统志·黄州府一》:巴水“南径巴水戍,南流注入江,谓之巴口……。《黄冈县志》:上巴河在县东北八十里。南流至东南四十里下巴河入江。……(按)盖巴水上流已湮没,其源之可见者,惟平湖乡河为
即仪坤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南土城子镇古城。北宋曾公亮 《武经总要前集》 卷16: “宜坤州,契丹为启圣宗节度,即应天太后所生地也。东至长泊十五里,西南至上京二百里,北至***河二十里,河北至大
北周改南阴平郡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西北柏隆镇东北隆兴场。后废。
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北十五里西城。《寰宇记》 卷21乾封县: “有汶阳田,齐以此归鲁以谢过,故有城存。”
即今云南德钦县东南九十四里金沙江西岸奔子栏乡。清设奔子栏千总。藏语 “奔”为美丽,“子” 为沙,“栏” 为堤,意即美丽的沙堤。
即今广东紫金县东南乌石镇。《明史·地理志》 惠州府永安县:“又有驯雉里巡检司,治凤凰冈,后迁县东乌石屯,寻俱还故治。”在今广东省紫金县东南乌石。明嘉靖初移驯雉巡检司治此。乌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