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许昌市

许昌市

1947年革命根据地析许昌县城区置,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


在河南省中部。面积 4949 平方千米(市辖区88平方千米)。人口445.8万(市辖区38.5万)。辖魏都区和许昌、鄢陵、襄城3县,代管禹州、长葛2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魏都区。秦置颍阴县(治今许昌市),属颍川郡。北齐改颍阴为长社县。北周大定元年(581年)置许州,治长社县。隋开皇初改长社为颍川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长社县。唐、金、元为许州治。明洪武初废入许州。1913年废州改置许昌县。1947年析许昌县城和四郊置许昌市(县级)。1949年属许昌专区。1969年属许昌地区。1986年许昌地区撤销,改设地级许昌市;原许昌城区设魏都区;原许昌地区所属许昌、禹县、长葛、鄢陵四县划入。1988年禹县改设禹州市,1993年长葛县改市。1997年平顶山市的襄城县划入。地处伏牛山低山丘陵和黄淮平原区,颍河、清潩河、双洎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烟叶、棉花、豆类等,是本省重要产烟区。矿产有煤、铝土、耐火黏土、石灰石等。工业有采煤、机械、烟草、建材、电力、纺织、化工等。京广铁路纵穿南北,禹郸铁路横贯东西,京珠高速公路、107、311国道和许巩、郑南、开许、许泌、开龚等公路纵横境内。名胜古迹有尹宙碑、文峰塔、灞陵桥、义勇武安王大殿等。


猜你喜欢

  • 沙浣墟

    亦作沙院圩。即今广东电白县西南沙浣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沙院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沙浣圩“在县(今电城镇)南八十里”。

  • 境阳郡

    即景阳郡。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六十里黄渡镇景阳村。《隋书·地理志》: “宕渠县梁置,并置境阳郡,开皇初郡废。”

  • ①亦作密须。商、西周时方国。姞姓。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诗经·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拒大邦。” 周文王灭之,后又以同姓封此,为周共王所灭。《国语·周语》: “周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

  • 三坝桥

    一作嘉裕桥。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北加玉桥。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嘉裕桥“番名三坝桥”。《西藏图考》卷3:嘉裕桥“番名三坝桥,一作三巴桥,一作嘉玉桥,又作假夷桥”。

  • 渡头墟

    ①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七里,滨沙湾水。清同治 《番禺县志》 卷18: 墟市有 “渡头墟”。②即今广东台山市北端大江镇西北渡头圩。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69: 新宁县 (今台山市) 有 “渡头墟”。

  • 沈阳市

    1929年置,为辽宁省会。治所即今辽宁沈阳市。民国《奉天通志》卷5:“因城在沈水(即浑河)之北,故称沈阳。”伪满洲国改为奉天市, 1945年复为沈阳市。1947年直隶行政院。1954年降为辽宁省辖市。

  • 凤溪长官司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二十二里金鸡村。《方舆纪要》卷118:“凤溪山,在司治东,有东西二泉,合流为凤溪,山去府东北三十里,与哀牢山并峙。”嘉靖元年(1

  • 周墩

    即今福建周宁县。明洪武初置东洋麻岭巡司于此。清初为宁德县丞驻地。民国初改设县佐。1935年析置周墩特种区,为特种区治所所在地。即今福建省周宁县驻地狮城镇。明洪武初东洋麻岭巡检司治此。清初为宁德县丞驻地

  • 曷懒水

    即今吉林延吉市南之海兰江。源出长白山东麓,东北流会布尔哈通河、嘎呀河,注入图们江。《金史·世纪》: “ (景祖时) 曷懒水有率众降者,录其岁月姓名,即遣去,俾复其故。人以此益信服之。”

  • 太和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太和县置,属吉安路。治所即今江西泰和县。明洪武初复降为县,改名泰和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太和县置,治今江西省泰和县。属吉安路。辖今江西省泰和县地。明初降为县,并改名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