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宋 《景定建康志》 卷 19: 临贺塘 “在城东三十里。屈曲一十里,灌田二十顷,梁临贺王萧正德理田于此,因以为名”。
或作旴水。即今江西临川市之抚河及南城县南之旴水。《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南城县: “盱水西北至南昌入湖汉。” 《水经·赣水注》: “旴水出南城县,西北流径南昌县南,西注赣水。”
在今安徽肥东县西。《方舆纪要》 卷26庐州府合肥县: “店埠河在府东四十里。源出城北六十里园疃镇,流经此为店埠镇,又东流入巢湖。”
①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 (前272) 置,治所在宛县 (今河南南阳市)。《元和志》 卷21:“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曰南阳。” 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南桐柏县以西,湖北丹江口市以东,河南鲁山县以南,河南
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南和县东北。东汉废。西汉置,治今河北省任县东。东汉废。
即今广东潮安县北龙湖镇。清光绪《潮州府志》卷14:海阳县“墟市”有龙湖墟。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福康县 (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广宁县)。辖境相当今越南平治天省东南部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奇村与辛村之间。北魏时,为肆卢县治。《魏书·地形志》 肆州秀容郡:“肆卢县治新会城。”在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魏书·地形志》:秀容郡肆卢县治新会城,即此。
在今四川梁平县东。《舆地纪胜》 卷179梁山军: 书院峡 “距军东五十里,在峡石市之北”。《方舆纪要》 卷69梁山县: 峡石市 “在县东五十里。其北有书院峡,市因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