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筹山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南。《寰宇记》卷94武康县:“计筹山在县(治今武康镇)东南三十五里。《吴兴记》云:计筹山,昔越大夫计然多才智,筹算于此山。按其地与余杭县分界,今俗谓之界头山,盖筹、头声相应也。”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南。《寰宇记》卷94武康县:“计筹山在县(治今武康镇)东南三十五里。《吴兴记》云:计筹山,昔越大夫计然多才智,筹算于此山。按其地与余杭县分界,今俗谓之界头山,盖筹、头声相应也。”
在今江西德兴市东。《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德兴县: 银场 “在县东六十里。唐冶银处”。
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五十五里。《宋史·沈括传》: “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帝遣括往聘。……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而以天池请。”
唐元和中置,属徐州。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寻省入临沂县。元末复置,属沂州。移治今山东郯城县。清属沂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属琅玡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在山东省东南部,邻近江苏省。属临沂
北魏延兴二年(472)置,治所在朗陵(今河南确山县南三十二里任店)。后徙治比阳城(今河南泌阳县)。西魏改为淮州。(1)北魏太和中置,治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泌阳县一带。西魏改名淮州。
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魏书·地形志》: 平恩县 “有康台驿”。《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九年 (384),燕慕容农起兵,“自将攻破馆陶,收其军资器械,遣兰汗、段讚、赵秋、慕舆悕略取康台牧马数千匹”。即此
①北周置,为军镇。即今河南新安县东南二十四里磁涧镇。《周书·韩盛传》: 兄德兴,历官“通洛、慈涧防主”。《元和志》 卷5新安县: “慈涧故镇,在县东南二十里。周武帝保定六年置。武德三年讨王世充,前军镇
一作清宁湖。即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南青菱湖。《清一统志·武昌府》: 清安湖 “在江夏县西南十五里。东北通黄家湖,又东南通汤孙湖,又东通赛湖。赛湖汇诸湖之水折而西北流,俗呼为里河,出鲇鱼口入江”。
①唐龙朔二年(662)建,为长安城外大明宫正殿。在今陕西西安市解放门外含元村附近。唐李华《含元殿赋》:“左翔鸾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环阿阁以周墀,象龙行之曲直。”唐末毁。1959年作考古发掘,殿东西
在今安徽全椒县南。《方舆纪要》 卷29全椒县:蔡湖 “在县南十五里。居民多引以溉田。旁有蔡城。《志》 云: 南唐筑城湖侧,蓄水以御周师”。
又作花面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与苏木都刺国接界。《明史·外国列传》:“那孤儿,在苏门答剌之西,壤相接。地狭,止千余家。男子皆以墨剌面为花兽之状,故又名花面国。……永乐中,郑和使其国。其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