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安镇

西安镇

北宋置,属同谷县。在今甘肃成县西。


(1)在辽宁省大洼县东南部。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坎,人口 4500。1935年海城县取“西部安宁”之意命名西安村,沿用至今。1951年属盘山县西安八区,1959年改西安农场,1984年改西安乡,1994年改镇。主产稻。有苇蒿、草袋厂。二沙公路经此。(2)在黑龙江省富锦市西部。面积370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安村,人口 1120。1939年称西安村,1946年设西安区,1949年改第四区。1956年改西安乡,1958年改红星公社,1962年改西安公社,1984年复西安乡,1991年改镇。产玉米、小麦、稻等。公路通富锦、锦山等地。(3)在湖南省桃源县南部。面积198.9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安溪,人口 2300。解放前属安平乡,1984年置大水田乡,同年置西安镇。主产木材、楠竹、茶叶。矿产有白钨、黄金。有小水电站星罗棋布。


猜你喜欢

  • 瓦梁垒

    亦曰瓦梁城。在今江苏六合县西五十五里。《明史·太祖纪》:元至正十四年(1354),元兵“围六合。太祖曰:‘六合破,滁且不免。’与耿再成军瓦梁垒,救之”。即此。即“瓦梁城”。

  • 孟门县

    唐贞观二年 (628) 置,属石州。治所在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七年 (633) 废。金明昌六年 (1195) 改定胡县复置,属石州。元至元后废。古县名。唐贞观二年(628年)置,治今山西省柳林县西

  • ①西周封国。姜姓。建都淳于。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北三十里。《春秋·桓公五年》:“冬,州公如曹。”《左传》作“淳于公如曹”。杜注:“淳于,州国所都。”春秋初为杞所灭,遂为杞都。②春秋国名。姬姓。在今湖北洪湖

  • 罗伏州

    唐置羁縻州,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海云南。后废。

  • 景教寺

    又名大秦寺。唐贞观十二年 (638) 建。在今陕西西安市。会昌五年 (845) 毁。

  • 绕 (遶) 翠江

    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21定番州: 遶翠江 “在 (卧龙番长官司)司治南。自山涧中绕流而东,亦入都泥江”。

  • 平赤县

    1931年9月由吉安、吉水、水丰等县析置,治南龙(今江西吉安县东南东固镇东南龙)。1934年2月废。旧县名。1931年由吉安县属赣水以东,吉水县属张家渡水南白沙北湖线以南,永丰县属沙溪含下君埠南坑线以

  • 小坑口隘

    即今浙江武义县北武义江东岸之范村。《方舆纪要》卷93金华府武义县:小坑口隘“在县北四十里。从小径可达府城”。

  • 齐通县

    南朝梁普通中置,为齐通郡治。治所即今四川眉山县。一说在今眉山县东北太和镇。太清二年(548)于县又置青州。西魏废帝三年(554)为眉州治。隋开皇三年(583)改为广通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眉

  • 战国楚邑。在今四川巫山县。《战国策·楚策四》:“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重庆市巫山县北。《战国策·楚策四》:“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