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社礁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金吾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南社礁。1947年改名金吾暗沙。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金吾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南社礁。1947年改名金吾暗沙。
一名阳台。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隅阳台山上。《寰宇记》卷148巫山县:阳云台“高一百二十丈,南枕长江。楚宋玉赋云‘游阳云之台,望高唐之观’,即此也”。南朝梁江淹诗:“相思巫山渚,怅望阳云台。”《方舆胜览》
亦作乐径。在今广东鹤山市东北沙坪河北岸。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南四十里威坪堡村。《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威平堡 “嘉靖四十五年筑,万历初增修,周一里有奇”。
五代唐改须昌县置,为郓州治。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西北十五里。北宋咸平三年(1000) 移治今东平县西南州城镇。宣和元年 (1119)为东平府治。元为东平路治。明初为东平府治。洪武七年 (1374)
在今山东利津县东北。《元和志》卷17蒲台县:“海,在县东一百四十里。海畔有一沙阜,高一丈,周回二里,俗人呼为斗口淀,是济水入海之处,海潮与济相触,故名。今淀上有甘井可食,海潮虽大,淀终不没,百姓于其下
北宋政和六年 (1116) 于席苇平新城置,属渭州。在今甘肃平凉市境。《宋史· 夏国传》:“夏人大举攻泾源靖夏城,城遂陷,复屠之而去。” 即此。
明天启初以避光宗 (朱常洛) 讳,改洛南县为雒南县,属商州。治所即今陕西洛南县。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64年复改洛南县。古旧县名。本洛南县,明天启元年(1621年)改“洛”为“
即三大偏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山扎区普宗乡驻地桑达木贡。地处康、藏分界处。
1912年改铜鼓厅置,后属江西浔阳道。治所即今江西铜鼓县。1926年直属江西省。在江西省西北部,西邻湖南省。属宜春市。面积1548平方千米。人口13.6万。辖6镇、3乡,国有茶山、龙门、大沩山林场亦在
金置,属孟门县。在今山西柳林县境。古镇名。金置,确址不详,当在今山西省柳林县北一带。《金史·地理志》:石州孟门有天泽镇,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