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裴氏堡

裴氏堡

在今山西垣曲县古城镇东南。《资治通鉴》: 东晋永和十二年 (356),“燕将军慕舆长卿入轵关,攻秦幽州刺史强哲于裴氏堡”。胡三省注: “永嘉之乱,裴氏举宗据险筑堡以自守,后人因而置屯戍,故堡犹有裴氏之名,盖在河东界。”


确地待考,疑在今山西省垣曲县或绛县一带。《资治通鉴》: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燕将军慕舆长卿入轵关,攻秦幽州刺史强哲于裴氏堡”,即此。


猜你喜欢

  • 峨和县

    唐天宝十 一年 (752) 置,属临翼郡。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太平乡南岷江西岸。《元和志》 卷32峨和县: “以县有峨和山也。县在石臼戍北大江之西。” 后废。古县名。唐天宝十一载(752年)

  • 杨各庄

    即今北京市顺义县东二十里杨镇。清设把总驻此。

  • 巴城湖

    在今江苏昆山市西北二十里,西通阳澄湖。《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昆山县:巴城湖,“《志》云:其地有古巴城,又有巴王冢,湖因以名。西接包湖,东连雉城湖,今包湖、雉城湖大抵为平陆”。

  • 浮阳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瀛州。治所在浮阳县 (今河北沧县东南旧州镇)。辖境相当今河北沧州、沧县、黄骅、海兴、盐山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析渤海、章武郡地置,治浮阳县(

  • 狮球岭

    在今台湾省基隆市南,扼基隆通台北咽喉。1884年中法之役,刘铭传曾拒法军于此。1895年抗日,台湾军民又曾据此奋战。距炮台遗址约200米平安宫 (土地庙) 前,有1895年日军攻占狮球岭后屠杀积尸处。

  • 分碛山

    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北。《南齐书·陈显达传》:南朝齐永元元年(499),陈显达北伐魏,魏兵截均口断其归路,显达“径道从分碛山出均水口”,即此。古山名。在今湖北省谷城县西北。《南齐书·陈显达传》:南朝齐永元

  • 个碧铁路

    从今云南个旧市经鸡街、蒙自至碧色寨。全长72.2公里。与滇越铁路衔接。1915年动工修建,1921年建成。

  • 巴铃箐

    即今贵州兴仁县东北巴铃。《清一统志·兴义府》“阿坚屯”条引《黔记》:“自(安南县)南门小路四十里至阿坚屯,三十里至独脚屯,四十里至巴铃箐,树木蓊翳。”

  • 夏肥水

    古沙水支津,淮水支流。《汉书·地理志》 沛郡城父县: “夏肥水东南至下蔡入淮。” 《水经·淮水注》: “淮水又北,夏肥水注之。水上承沙水于城父县,……东注,俱入于淮。” 故道自今河南郸城县东南分沙水东

  • 永宁府

    明永乐四年(1406)升永宁州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一百零七里忠实村。辖境约当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北部及四川乡城县、稻城县南部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属永北府,乾隆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