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县
唐渤海国置,属晴州。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莲花山附近。辽徙废。
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朝鲜咸镜道莲花山附近。属晴州。辽废。
唐渤海国置,属晴州。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莲花山附近。辽徙废。
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朝鲜咸镜道莲花山附近。属晴州。辽废。
金世宗避暑宫,建于 “凉陉”,在今河北沽源县北囫囵诺尔旁。《金史·地理志》 桓州: “曷里浒东川,更名金莲川; 有景明宫即金世宗避暑宫,在凉陉……有白泺。” 元王恽 《中堂事记》: “至察罕脑儿,时行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北八十里。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镇远溪洞金容金达长官司。亦称金容金达司。元置,治今贵州省镇远县东北。属思州宣慰司。明初改为镇远金容金达长官司。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句容县: “亭水旧在城东。《志》 云,源出县北三十里之亭山,绕县城东,又南与赤山湖合,流经百堽堰,下流入于秦淮。”
亦作缚喝城、缚喝罗城、缚渴罗城、缚底野城。即今阿富汗北境马扎里沙里夫西巴尔赫。唐置大夏州于此。《新唐书·地理志》: “大夏州,以缚叱城置。” 叱为吒之讹。又作缚喝城、缚喝罗城、缚渴罗城、缚底野城。即今
1912年改通州置,属江苏苏常道。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9年由南通县城关区及近郊设南通市,南通县迁治金沙镇。1993年改设通州市。旧县名。1912年由通州改置,治今江苏省南通
即南越。西汉初国名。都于南海县 (今广东广州市)。粤,又作越。专指广东省。毛泽东《清平乐·会昌》词:“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广东省简称粤,会昌位于江西省南部,南邻广东省,故称广东省为南粤。
南朝梁置,属广业郡。治所在今江苏高邮市境。后属神农郡。隋开皇初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江苏省高邮市境。属神农郡。隋开皇初废。
西魏置,属襄州。治所在义安县(后改常平县,今湖北襄阳县西)。隋开皇初废。西魏置,治义安县(后改名常平县,今湖北襄樊市西)。辖境约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南。隋开皇初废。
亦作小朱山。在今山东胶南市东北。元于钦《齐乘》卷1:大朱山“旁有小朱山,错水所出”。
即今江苏启东市西北四十二里王鲍乡 (聚星镇)。清光绪 《海门厅图志》 卷9有聚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