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江口
即今黑龙江汤原县东北莲江口镇。为鹤岗铁路的起点站。
即今黑龙江汤原县东北莲江口镇。为鹤岗铁路的起点站。
战国时巴国都,在今四川合川市南五里。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 即此。古水名。又作垫江水。指今嘉陵江下游。因今重庆合川市古称垫江县得名。《资治通鉴》:东汉建安十六
即阳台山。在今湖北汉川县南一里。《周书·裴宽传》:天和三年(568),宽为沔州刺史,“请移城于羊蹄山,权以避水”。即此。《方舆纪要》卷76汉川县:阳台山“俗讹曰羊蹄山”。古山名。又称阳台山。在今湖北省
即今陕西子洲县治。《方舆纪要》卷57葭州:双湖峪“其间有窑砦六十余所,近代砦为贼薮,官军讨之”。1944年子洲县迁治于此。
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南岸葛沽镇。乾隆《天津县志》卷9:“丰财场在葛沽。”盛产海盐。清设盐使于此。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邢州。治所在今河北沙河市北二十里沙河城镇东一里。大业初属襄国郡。《元和志》卷15沙河县:“以沙河在县南五里,因以为名。”唐属邢州,五代晋开运元年(944)移治今沙河市北沙河
①在今江西南康县南章水之别称。《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南康县:芙蓉江“在城南,即章水也。自大庾县东北流,至此澄渌泓深。江之南平沙横衍,数里皆民居,绕东山而下,村巷桥梁多以芙蓉为名”。《清一统志·南安府
即芜湖城。在今安徽芜湖市。《晋书·王敦传》:东晋永昌元年(322),“敦率众内向,至芜湖”。又《明帝纪》:太宁元年(323),“帝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 阴察敦营垒而出”。陆游《入蜀记》:“芜湖即于
十六国前秦置,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嶻㠔山北固贤。《元和志》卷1三原县:“以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曰丰原,北曰白鹿原。”故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置三原县。
亦作兀者、斡者、斡拙。元代时居住于我国东北地区松花江下游及黑龙江中下游一带少数民族的称谓。沿江者以捕鱼为业, 山林者以狩猎为生。在哈州(今俄罗斯阿纽依河入黑龙江处)设吾者野人乞烈迷等处诸军万户府。明代
汉鄯善国地。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米兰古城。《汉书·西域传》:元凤年间,鄯善王曰:“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米兰东。西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