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苍耳河

苍耳河

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南、赤峰市东北之羊肠子河,为老哈河支流。《辽史·地理志》:上京临潢府有苍耳河。北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又二十里至中顿,顿傍苍耳河,河广三丈, 东流。”


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南羊肠子河。《辽史·地理志》临潢府有苍耳河,即此。


猜你喜欢

  • 武金坑

    在今四川合川市西北太和镇涪江西岸富金坝。《旧唐书·地理志》 铜梁县: “开元三年移治武金坑。” 《舆地纪胜》 卷159合州: 武金坑,“ 《图经》: 铜梁县治武金坑,又谓之武金坝。五代王建将张武父墓在

  • 杏坛

    在今山东曲阜市孔庙殿前,即孔子教授堂之遗址。《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司马彪注:杏坛,“泽中高处也”。汉明帝幸宅,尝御此,后世因以为殿。宋天圣间,移大殿于后。讲堂旧址不欲拆

  • 向都县

    1917年以向都、都康、上映三土州合并设置,属广西田南道。治所在向武(今广西天等县西北向都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并入镇都县(1957年改为天等县)。旧县名。1917年由天保县承审之向武

  • 芜蒌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深州。治所在今河北饶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元和志》卷17:“盖因东北芜蒌亭为名。”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仍属深州,贞观元年(627)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

  • 封桥

    即枫桥。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西枫桥镇东。宋周遵道 《豹隐纪谈》: “旧作封桥,后因唐张继诗,相承作枫。今天平寺藏经多唐人书,背有封桥常住字。”见“枫桥”。

  • 修德郡

    即循德郡。治所在来宾县 (今广西来宾县东北城厢)。《旧唐书·地理志》、《通典》、《寰宇记》均作修德郡。

  • 一作英氏。夏代封国。偃姓。在今安徽金寨县东南。《史记· 夏本纪》: 禹 “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左传》: 僖公十六年 (前644),“齐人为徐伐英氏”。春秋时为楚所灭。古国名。夏封国,偃姓。又作英氏

  • 柏枝山

    在今四川梁平县南。《舆地纪胜》 卷179梁山军引 《元和志》: 柏枝山 “在梁山县南十里”。《寰宇记》 卷149梁山军: 柏枝山 “在县东南十五里。《寻江源记》 云: 景穴有嘉鱼,其味甘美。景穴出柏枝

  • 云晃山

    在今云南盈江县东。《明一统志》卷87干崖宣抚司:云晃山“在司(今旧城镇)南一十五里。上有瀑布泉,即云晃河之源也”。

  • 桄榔山

    在今湖南宜章县东一里。《舆地纪胜》 卷57郴州: 桄榔山“旧多桄榔木、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