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花溪镇

花溪镇

在今江苏高淳县西北小花村。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高淳县图:西北有花溪。


(1)在重庆市巴南区西北部。面积47.6平方千米。人口7.7万。镇人民政府驻花溪新村,人口4.4万。以境内花溪河得名。三峡库区淹没耕地841亩,迁移人口676人。原为九龙坡辖镇,清末设屏都镇。1952年分为三乡,1956年三乡合建土桥乡。1958年划入堤坎乡并改为花溪公社。1983年恢复花溪乡,1992年改置花溪镇。1995年划入巴南区。2001年土桥街道并入。产稻、玉米、蔬菜、鲜鱼、水果等。有机械、摩托车配件、建材等厂。渝黔、渝南公路和李家沱长江大桥在此交会。(2)在四川省洪雅县中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花溪,人口 7000。明设场。以驻地花溪场得名。1949年为花溪乡,1959年改花溪公社,1983年复名花溪乡,1992年置花溪镇。有造纸、木材加工等业。为农副产品集散地。西有玉泉山瀑布。洪高公路纵贯南北。(3)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中部。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7.1万。镇人民政府驻花溪,人口1万。古名花仡佬。明初设花仡佬哨,清复置后更名花仡佬塘、桥头堡。1914年取谐音花阁老设镇。1937年更名花溪。清溪路跨越花溪河为南北通衢大道,贵筑路与清溪路呈丁字相交横穿全镇。有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州农学院、贵州工人疗养院、花溪宾馆等。为省文化风景区。玫瑰糖、刺梨酒为当地名产。贵罗公路经此,有公共汽车通市区。


猜你喜欢

  • 宝秀关

    在今云南石屏县西北三十里宝秀镇。明置巡司于此。清废。

  • 哲如宗

    即比如宗。今西藏比如县。藏文正字读音“哲如”,当地口语读比如。藏语意为母牦牛部落。

  • 石胜关

    明嘉靖十年(1531)置,属黔江县。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五十里。《方舆纪要》卷69黔江县:石胜关,“《志》云:县与施州卫散毛宣抚司接境。正德以后,施州诸土司往往与川蜀诸土蛮表裹奸宄。嘉靖十年

  • 涿鹿

    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四十里古城。《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邑于涿鹿之阿”。即此。

  • 岑阳关

    ①在今福建武夷山市东北。《清一统志·建宁府》:岑阳关“在崇安县东北一百二十里,陡入江西永丰县界,东达浦城之二渡关,北出江西上饶县界。广谷深林,常为盗薮”。②在今江西上饶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方舆纪要》卷

  • 七女津

    在今河南范县东古黄河西北岸。旧时河津。《魏书·世祖纪》:神䴥三年(430),南朝宋到彦之等还保东平,“时河北诸军会于七女津,彦之恐军南度,遣将王蟠龙溯流欲盗官船,征南大将军杜超等击破,斩

  • 望海楼

    ①宋置。在今江苏镇江市内。沈括有《望海楼》 诗,米芾有 《中秋登望海楼》 诗。《清一统志 ·镇江府》: 望海楼 “在府治后,宋蔡襄题曰望海。后改为连沧观,米芾有诗”。②在今浙江杭州市旧城南凤凰山上。唐

  • 始安县

    ①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零陵郡。治所即今广西桂林市。东汉为始安侯国。三国吴为始安郡治。南朝宋为始建国治。南齐复为始安郡治。梁又为桂州治。唐贞观八年 (634) 改为临桂县。②南朝宋置,属巴

  • 南豳州

    西魏文帝大统十四年 (548) 置,治所在新平郡 (今陕西彬县)。以北别有豳,故此为南。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永寿、长武、旬邑等县地。废帝三年 (554) 废北豳州,遂称此为豳州。(1)北魏置,治今陕西

  • 滠中

    指古滠水流域,相当今湖北孝感、黄陂二县市以南,汉江以北地区。《资治通鉴》: 晋建兴二年(314),“杜弢将王真袭陶侃于林障,侃奔滠中”。即此。即古滠水流经地。约当今湖北省孝感市、武汉市黄陂区以南,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