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色拉寺

色拉寺

在今西藏拉萨市北六里惹嘎拉山南麓。藏语意为“野玫瑰园”或“冰雹”。明永乐十六年(1418)由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降央却杰兴建,为前藏三大寺之一。存有金写藏文《大藏经》及旃檀木雕十六尊者像一套。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郊山麓。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由藏传佛教经堂灵塔、佛像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释迦也失(1434年受明朝封为大慈法王)兴建。全寺分结巴、麦巴、阿巴三个扎仓(经学院)。僧人定额为 5500 人。与甘丹寺、哲蚌寺合称拉萨市“三大寺”。寺内存有释迦也失自北京带回用朱砂写就的藏文《甘珠尔经》一部和旃檀木雕十六罗汉像一套、明代内地织的大慈法王缂丝像一幅,均甚精美珍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色拉寺


猜你喜欢

  • 淦田塘

    一作淦田市。即今湖南株洲县 (渌口镇)南四十四里淦田镇。原属湘潭县。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湘潭县图: 县东南有淦田塘。

  • 岳家口镇

    即今湖北天门市南三十六里岳口镇。清乾隆年间移县丞驻此。民国改设县佐。

  • 金钟 (鐘) 山

    在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南。《清史稿·地理志》 泗城府西隆州: “西南: 金钟山。”

  • 屏东市

    1933年日本占领期间置,属高雄州。治所即今台湾屏东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屏东市,为台湾省辖市。1950年改设屏东县。据 《清一统志·台湾府》: 半屏山 “在凤山县北七里。《通志》: 自台湾

  • 砖井堡

    即今陕西定边县东四十里砖井镇。《清一统志·延安府二》: 砖井堡 “明正统二年置,……城在平川,周三里二百五十步,门二,为极冲上地。今有守备驻守”。

  • 安城县

    ①东汉以安成县改名,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安福县西严田乡东北竹山下。三国吴属安成郡。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安复县。②北魏改安次县置,属燕郡。治所在今河北廊坊市西北古县村。后复改安次县。③南朝梁置,

  • 养息牧城

    原名苏鲁克。 一作杨��木厂。 在今辽宁彰武县境内。清康熙三十一年 (1692) 科尔沁宾图郡王、土默特达尔罕王献为 “三陵” 牧养地,改名养息牧场。光绪二十八年 (190

  • 甸苴关

    在今云南华宁县西北四十里。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巡司于此。清废。

  • 利俗渠

    在今陕西华县西南二十三里。《新唐书·地理志》郑县:“西南二十三里有利俗渠,引乔谷水……支分溉田,皆开元四年诏陕州刺史姜师度疏故渠,又立堤以捍水害。”

  • 望海墩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最高处。其巅有石柱并列,相传有齐女墓在此。《吴越春秋》 卷4:吴王太子娶齐女,女少思齐,日夜号泣,并曰: “令死者有知,必葬我于虞山之巅,以望齐国。” 阖闾伤之,正如其言,乃葬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