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皋坊
唐置,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十五里浍山。《新唐书·地理志》: 绛州翼城县有 “翔皋钱坊”。
唐置,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十五里浍山。《新唐书·地理志》: 绛州翼城县有 “翔皋钱坊”。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置,属西安府。治所在大山岔(今陕西柞水县北三十里)。嘉庆七年(1802)移治旧县关(今柞水县)。1913年改为孝义县。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析咸
北宋崇宁二年(1103)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金升为县。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尚书·尧典》:“流共工于幽州。” 《孔传》: “北裔水中可居者曰州。”《孔疏》: “流徙共工于北裔之幽州。” 《阮元校勘记》:“ 《说文》 无洲字。水中之地,本只作州,后人加水
在今青海久治县东。《元史·地理志》 河源附录: 河经阔即、阔提 “又三日,地名哈剌别里赤儿,四达之冲也,多寇盗,有官兵镇之”。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绣州置,治所常林县 (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下湾镇)。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县南部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绣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绣州置,治常林县(今广西桂平市南)。辖境相
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 升为喀喇沙尔厅置,属新疆省。治所在喀喇沙尔城 (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辖境约当今新疆库尔勒市及焉耆、和静、和硕、博湖、轮台、尉犁、若羌等县地。1913年改为焉耆县。清光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五里。始建于晋武帝时,初名遵善寺。隋开皇二年(582)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改名大兴善寺。 《酉阳杂俎续集》卷5:“靖善坊大兴善寺,寺取大兴城两字、坊名一字为名。”隋唐时为
唐吐蕃军镇。在今四川小金县东境。《旧唐书· 吐蕃传》: “雅州经略使路惟明与三部落主赵日进等率兵三千进攻逋租、偏松城。” 即此。
在今河南新野县东南四十里九女城。《汉书·王莽传》: 永始元年 (前16),“封莽为新都侯,国南阳新野之都乡,千五百户”。东汉改为东乡。
明置,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22石阡府: 铜鼓关 “在府西北。《志》 云,石阡司与思南府蛮夷司接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