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潭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南新店市对岸,新店溪西岸山脚之下。水深而碧,故名。南岸岩壁凿有蹬道下至船泊处。还有1937年建铁索吊桥,长约200米,横跨潭面。西侧有碧潭幸福乐园等。下游碧潭大桥连接两岸,至新店市街交通方便。
在台湾省台北县新店溪西侧。新店溪在此上游迂回成直潭和弯潭两曲流,再北流为碧潭。潭因水深碧得名。溪谷间丘陵对峙,潭侧峭壁矗立,200米长的吊桥横跨溪上。下游约250余米外有瑠公圳取水口堤堰。此堤筑后,上游水流舒缓,可供游艇往来,泛舟垂钓,赏览溪山景色。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南新店市对岸,新店溪西岸山脚之下。水深而碧,故名。南岸岩壁凿有蹬道下至船泊处。还有1937年建铁索吊桥,长约200米,横跨潭面。西侧有碧潭幸福乐园等。下游碧潭大桥连接两岸,至新店市街交通方便。
在台湾省台北县新店溪西侧。新店溪在此上游迂回成直潭和弯潭两曲流,再北流为碧潭。潭因水深碧得名。溪谷间丘陵对峙,潭侧峭壁矗立,200米长的吊桥横跨溪上。下游约250余米外有瑠公圳取水口堤堰。此堤筑后,上游水流舒缓,可供游艇往来,泛舟垂钓,赏览溪山景色。
在今湖北武昌县东。《舆地纪胜》卷66郢州:大观山“在江夏东南五十里。《方舆记》云:其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高峰峥嵘,是以游观”。《方舆纪要》卷76江夏县:大观山“其土石赤色如金,亦名金华山”。
一作滶头。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水经·沔水注》: “汉水又东历敖头,旧立仓储之所,傍山通道,水陆险凑。魏兴安康县治,有戍,统领流杂。”
北宋置,属观州。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境。宣和三年 (1121) 废。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六十里。旧为采珠之所。明、清置巡司于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南珠场。明洪武时置巡检司于此。
即山。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二十五里。
在今云南罗平县东北。《清一统志·曲靖府》:矣层山“在罗平州东北。有清泉。蛮语水曰矣,因名”。
五代末蛮置,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宋为羁縻州。元改为保靖州。五代末置,治今湖南省保靖县。属荆州。元改保靖州。
唐建,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呼延村附近。《清一统志·太原府》: 崛寺“在府城西北四十里。唐贞元中建,有李克用父子题名刻石”。后改名多福寺。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间重建。现存
在今江西高安县城东南隅。《舆地纪胜》卷27瑞州:大愚山,“《新志》云,在州东行春门外。有真如寺。庆元中,太府寺丞吕祖俭上书忤权臣,安置本州寓寺中,因号大愚叟。又《冷斋夜话》云,余还自宋崖馆于高安大愚山
即今山东五莲县驻地洪凝镇。明嘉清《青州府志》卷11:红宁沟“在(日照)县西北一百里,通安丘小径,盗贼出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