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空山
即今云南弥勒县西南石洞山。汉至南朝称石空山。《汉书·地理志》 律高县:“西,石空山出锡。”《续汉书·郡国志》 作石室山。
即今云南弥勒县西南石洞山。汉至南朝称石空山。《汉书·地理志》 律高县:“西,石空山出锡。”《续汉书·郡国志》 作石室山。
在今四川蓬安县西南利溪镇。《寰宇记》卷86相如县: “汉司马相如故宅在县南二十里。《周地图记》 云: 其地有相如坪,相传相如别业在此,宅右西滨汉水,藂薄郁然。其台名相如琴台,高六尺,周四十四步。”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甘肃舟曲县西北。清废。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治今甘肃省舟曲县西北。属松潘卫。清时废。
①在今海南省屯昌县西南。旧属琼山县,清设巡司于此。②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南瑞穗乡。以地处秀姑峦溪支流红叶、富源两溪下游而得名。连横《台湾通史·疆域志》:“水尾迤南,改为花莲港厅,垦熟田约数千亩。”192
①秦置,治博阳 (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旧县)。辖境南至今山东泰安、莱芜,西至德州、平原,东至邹平、阳信,北至河北盐山、海兴等地。西汉初改置济北国。后国除屡改为郡,不久复为国。南朝宋改济北国为郡,徙治肥城
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北。《寰宇记》 卷167吴川县: 招义山 “在废 (幹水) 县西北二里。《图经》云: 昔有潭氏招义于此山聚会以讨儋耳,因此为名”。《方舆纪要》 卷104石城县: 招义山,“ 《志》 云
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元和志》卷5巩县:“按《尔雅》:‘巩,固也’。四面有山河之固, 因以为名。”西汉属河南郡。北魏泰常八年(423)属荥阳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属成皋郡。北齐
即迁阳镇。今福建浦城县北四十里仙阳镇。在福建省浦城县北部、南浦溪沿岸。面积238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仙阳,人口 2120。北宋建为迁阳镇,俗名仙阳,以处渔梁山南、有揖仙桥而得名仙阳。1
在今湖南临澧县西北坪山村。《清一统志·澧州》: 山羊隘 “在安福县西北麻寮所北。《九溪卫志》: 所境有山羊、九女、樱桃、梅梓、栏刀、黄山、青山、靖安、守所等十隘”。
指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带之土默特平原(又称呼和浩特平原)。《敕勒歌》 云: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齐书·神武纪下》: 东魏武定四年(546),高
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以西一带。《新五代史·王衍传》: 衍年少荒淫,“起宣华苑,有重光、太清、延昌、会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宫,降真、蓬莱、丹霞之亭,飞鸾之阁,瑞兽之门; 又作怡神亭,与诸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