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港场
北宋置,为通州八盐场之一。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北石港镇。
北宋置,为通州八盐场之一。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北石港镇。
①在今河北顺平县西北二十五里。《水经·滱水注》:蒲水“南径阳安亭东,《晋书地道记》曰:蒲阴县有阳安关,盖阳安关都尉治”。②明置,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清一统志·成都府二》:阳安关“在简州西南三里。依山
北宋置,为羁縻文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盘阳。后废。古县名。北宋崇宁中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盘阳。属宜州所领羁縻文州。明初废。
亦作四站。清光绪七年 (1881) 置,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莲花乡。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正南距 (三姓) 城二百五十里四站,即莲花泡站。”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8云州堡:白城在“堡东北百里。金世宗雍纳凉之所也,又章宗璟生于此”。②在今河北清苑县西南二十里白城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4:咸平六年(1003),定州副部署王
在今河北易县南。明景泰元年 (1450) 由保定府 (今保定市) 移于此。
在今江苏扬州市东琼花观之南。即古兴教寺。北宋淳化间 (990—994) 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改今名。
春秋时要塞。即今河南信阳县南武胜关。《左传》: 定公四年 (前506),吴伐楚,楚司马戌建议 “还塞大隧、直辕、冥厄”。古关名。即南北朝时义阳三关中的黄岘关,今罗山县西南九里关。在今河南省罗山县南豫、
1944年改和什托罗盖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改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区。1955年改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南宋祥兴元年 (1278) 六月改祥兴府置,治所在南海县 (今广东广州市)。同年闰十一月,元军攻克此地,改为广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