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林

石林

①又名大石山、万安山。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后汉书·马融传》:“元初二年上《广成颂》:‘金山、石林,殷起乎其中’。”李贤注:“石林,大石山也,一名万安山,在河南郡境。《簿》云:‘洛阳县南大石山中有杂树木,有祠名大石祠,山高二百丈’也。”

②即今李子箐石林。在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澂江府》:石林“在路南州东北。旧名李子箐。怪石森立,嵌结玲珑,下有伏流,深远莫测”。现又称大石林、小石林,为石林风景区的一部分。


(1)古山名。即“大石山”。(2)景区名。俗称李子箐。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因该自治县原名路南县,故又称“路南石林”。面积40余万亩,包括大石林、小石林、外石林、芝云洞、奇风洞、黑松岩、月湖、长湖等处。形成于古生代,是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有石灰岩形成的石峰、石柱、石芽、石钟乳、石笋、溶蚀洼地、地下河流和地下溶洞,群峰壁立,奇峰危石,千姿百态。一支支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拔地而起,直刺青天,远望犹如一片莽莽森林,蔚为壮观,并因此而得名。石峰、石柱的相对高度从几米至三四十米不等。明代已成为名胜,并见于记载。已开辟游览区 1200 余亩,游览路程5千米,并兴建宾馆、旅社、商业区,广植奇花异木,美化环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单。

石林景区示意图


猜你喜欢

  • 葛卢县

    东汉置,属东莱郡。当在今山东东部。后废。

  • 槎溪

    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南槎水。《寰宇记》 卷106洪州丰城县: 槎溪 “在县南八十里。源出猴峰山,西折经黄金桥入文江,过黄沙,历乌石冈,随地筑堰三十余所,利灌溉。晋范太守宁得灵槎于白石墓,故以名溪”。

  • 壶山

    ①即壶关山。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唐杜佑《通典》 卷179潞州: 壶关县 “有壶山”。②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汉书·地理志》 琅邪郡灵门: “壶山,浯水所出,东北入淮。” 《方舆纪要》卷35莒州 “高&

  • 玛尔堪苏河

    即今新疆乌恰县西南之玛尔坎苏河(克孜勒苏河)。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8:玛尔堪苏河“一源尚远于乌兰乌苏、雅雅尔, 自应列为一源,合之南北二源而得三焉”。

  • 南宋甸

    宋大理置,属腾冲府。在今云南梁河县东北二十里曩宋。元改南甸路。

  • 米河

    又名米沟河。在今山东淄博市北。《资治通鉴》:唐天复三年(903),王师范以平卢之兵、王茂章以淮南之兵合兵击朱友宁,“两镇兵逐北至米河,俘斩万计,魏博之兵殆尽”。即此。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8:“米沟河

  • 塔密儿河

    亦作塔米儿河。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鄂尔浑河上游支流塔米尔河。《元史·太宗纪》: 二年(1230) 春,“帝与拖雷猎于斡儿寒河。……夏,避暑于塔密儿河”。又作忽尔班达弥尔河 (见欧阳玄 《圭斋集》 卷11

  • 降水

    古水名。亦作洚水、绛水。《尚书·禹贡》:“北过降水,至于大陆。” 后世说法不一。《汉书·地理志》 上党郡屯留: “桑钦言 ‘绛水出西南,东入海。’”《水经·浊漳水注》: 绛水 “东径屯留县故城南,其水

  • 诺门罕

    全称诺门罕布尔德。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东南。对面与蒙古国哈拉哈河相望。1939年5月11 日日本帝国主义由此越河进入蒙古,发动了入侵蒙古国的战争。在苏蒙联军奋击下,日军终于以失败而告终。9

  • 赤麻径

    在今广东高明市(高明镇)西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明县:赤麻径“在县(治今明城镇)东南三十里, 为新会贼往来门户,……设官兵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