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固镇
明置,属许州。在今河南长葛县西南二十三里。《方舆纪要》卷47许州:石固镇“商贾辏集处”。
在河南省长葛市西南部。面积38.8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固,人口 7660。因村跨石梁河,东有固坟台(传为东汉班固坟),故名。1949年置区,1955年建镇,1956年改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复镇。产小麦、玉米、甘薯、烟叶等。有机械、商标印刷、食品加工等厂。长石公路终点。古迹有石固遗址、白乐宫等。
明置,属许州。在今河南长葛县西南二十三里。《方舆纪要》卷47许州:石固镇“商贾辏集处”。
在河南省长葛市西南部。面积38.8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固,人口 7660。因村跨石梁河,东有固坟台(传为东汉班固坟),故名。1949年置区,1955年建镇,1956年改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复镇。产小麦、玉米、甘薯、烟叶等。有机械、商标印刷、食品加工等厂。长石公路终点。古迹有石固遗址、白乐宫等。
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喇嘛湾镇。《汉书·地理志》 云中郡桢陵县: “缘胡山在西北。” 《水经·河水注》: “河水南入桢陵县西北缘胡山,历沙南县东北,两山二县之间而去。” 光绪 《山西通志·山川考》 谓
一名皋石山。在今广东英德市南十五里。《艺文类聚》 卷6引王韶之 《始兴记》: “梁、鲜二水口下流有浈阳峡,长二十余里。山岭纡郁,丛流曲勃。” 《水经· 溱水注》: “溱水又西南,历皋口、太尉二山之间,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 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沙鲁万户。《汉藏史集》(藏文版)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沙鲁(夏鲁)为藏地区(后藏)六个万户之一,其治所在
即今广东新会市北杜阮镇。明万历《广东通志》卷16:新会县有“杜阮墟”。
①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印山“在县治北,本名桂山,有石方正如印,因改今名”。②在今广西隆安县西。《明一统志》卷85太平府:印山“在都结州治(今都结乡)南。以形似名
即今湖北云梦县北十六里义堂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云梦县北有义堂镇铺。
在今湖南岳阳县 (荣家湾) 北。源出平江县北境,西流入洞庭湖。《方舆纪要》 卷77岳州府巴陵县: 新墙河在 “府南六十里。发源相思山,自灌口注于洞庭湖”。古称微水。在湖南省东北部。源出幕阜山西麓,西南
在今河南武陟县以西、孟县以东地区。《尚书· 禹贡》: “覃怀底绩。” 孔传: “覃怀,近河地名。”孔颖达 《疏》: “ 《正义》 曰,地理志河内郡有怀县,在河之北。盖覃怀二字共为一地。”金履祥 《尚书
即今安徽颍上县东南六十里八里垛。清顺治《颍上县志》卷2:八里垛“商贾舟楫,贸易聚集,亦淮、颍襟带之处”。
清宣统元年 (1909) 析海城、盖平二县地置,属奉天省。治所即今辽宁营口市。1913年改为营口县。清同治五年(1866年)置,治今辽宁省营口市。属奉天府。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直隶厅。19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