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春秋属宋,后入于楚。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山区。《史记· 春申君列传》: “魏氏将出而攻留、方与、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 秦置县。

②春秋时楚邑。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十五里。《续汉书·郡国志》 苦县: “春秋时曰相。” 《水经·阴沟水注》: “水又曲东, 径相县故城南, 其城卑小实中。边韶 《老子碑》 文云: 老子,楚相县人也。”

③一名亶甲城。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太平御览》卷83皇王部引 《纪年》 曰: “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 《史记·殷本纪》 亦载: “河亶甲居相。”唐杜佑 《通典》 卷178: “相州,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也。……后魏道武置相州,取河亶甲居相之义。”


古邑名。(1)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东南。商王河亶甲从隞(一作“”)迁都于此。《书序》“河亶甲居相”,即此。(2)春秋宋邑。在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北。《史记·春申君列传》:楚顷襄王二十年(前279年),黄歇说秦昭王曰:“魏氏将出而攻留、方与、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一说宋共公曾迁都于此(《水经注·睢水》)。秦置县。


猜你喜欢

  • 唐家

    公元第7世纪以后外国人常称中国为唐家。

  • 梁野山

    一名梁山。即今福建武平县东北梁野山(梁山顶)。《舆地纪胜》 卷132汀州 《景物上》: 梁山“在武平县东三十里。嵯峨险峻,其形叠出耸云间,山上有仙岩、有天莲池、有覆釜石”。明 《寰宇通志》卷47汀州府

  • 陈家楼子

    即今陕西耀县西北柳林乡。1941—1943年陕甘宁边区置同宜耀县治此。

  • 池家岭

    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池家岭“中有古涧,深百余仞。又有石门,俗呼仙人洞”。

  • 耽摩栗底国

    即多摩犁帝国。唐时译作耽摩栗底或耽摩立底。在今印度西孟加拉邦米德纳普尔的塔姆卢克附近。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0: 耽摩栗底国“周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滨近海陲,土地卑湿”。

  • 冰䠀子

    在今黑龙江北安市南与海伦县交界处。1936年12月,东北抗日联军在此伏击日伪军“讨伐”队,共歼灭日伪军三百余人,破坏了日军的“讨伐”计划。

  • 陕虢华

    唐方镇名。乾元二年 (759) 置,治所在陕州 (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辖境相当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灵宝、卢氏,山西平陆、芮城及陕西华县、华阴、潼关等县市地。上元元年 (760)改为陕西节度。

  • 铁雨崖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北洱海东岸。《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明杨慎 《游记》: “由鸡额山而南,至铁雨崖,云是罗刹欲背盟逃逝,大士雨铁以止之,是其迹也。”

  • 走马场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西北走马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巴县:走马铺“在县西八十七里”。

  • 东乌岭关

    明置,在今山西沁水县西北三十里,接翼城县界。《方舆纪要》卷43沁水县:东乌岭关“宣德四年(1429)置巡司于此”。清雍正七年(1729)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