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盘陀岭

盘陀岭

一名葵冈岭。即今福建漳浦县西南盘陀岭,为闽入潮、广要隘。《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漳浦县: 盘陀岭 “唐仪凤中,戍将陈元光开拓柳营江以西地,追 ‘鸳寇’ 于盘陀之下,尽歼之。永隆二年,元光移镇漳浦以拒 ‘潮贼’,阻盘陀诸山为塞,渐开西北诸山洞,拓地千里”。明正统六年(1441)置盘陀岭巡司 于岭下。清康熙 三十五年(1696) 废。乾隆元年 (1736) 复置,嘉庆 三年(1798) 又废。


又名葵冈岭。即今福建省漳浦县西南盘陀岭,为福州入潮州、广州要隘。《读史方舆纪要》漳州府漳浦县盘陀岭:“唐仪凤中,戍将陈元光开拓柳营江以西地,追‘��寇’于盘陀之下,尽歼之;五代闽永隆二年(940年),元光移镇漳浦以拒‘潮贼’,阻盘陀诸山为塞,渐开西北诸山洞,拓地千里。”皆指此。


猜你喜欢

  • 直峪口

    在今山西广灵县南直峪村南。《清一统志·大同府》: 直峪口 “在广灵县南十五里直峪山下。两岸壁立,一径幽杳,路达灵邱县。旧有兵戍守”。

  • 赵家铺

    即今江西进贤县北四十里赵埠乡。清同治《南昌府志》 卷6: 赵家铺市 “距 (进贤县) 城四十里”。

  • 吴山

    ①亦名虞山、吴坂、虞坂、盐坂。中条山支脉。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跨夏县、平陆界。《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大阳县有吴山。②即首阳山。又名雷首山、历山。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南。《史记·五帝本纪》:“舜

  • 大安山

    ①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八十里大安山乡。《新唐书·刘仁恭传》:唐天祐间, “从方士王若纳学长年,筑馆大安山,掠子女充之”。②在今福建南安市北。《方舆纪要》卷99南安县:大安山在“县(旧治在今市东北丰州镇

  • 邛来水

    亦名邛水。即今四川荥经、天全二县境之荥经河。《元和志》卷32荣经县:“邛来水,东流经县北三里。”

  • 延唐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唐兴县置,属江华郡(后改道州)。治所即今湖南宁远县。五代梁改延昌县,后唐同光初复名延唐县。后晋天福七年(942)改名延喜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唐兴县置,治今湖南省宁

  • 肆州

    ①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置,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二十里河拱村。后移治九原城 (今忻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忻州市及代县、繁峙、宁武、原平、五台、静乐、定襄、阳曲、盂县等县地。北周移治广武县

  • 大渡县

    唐仪凤二年(677)析汉源县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大渡河东岸沈村。一说在今汉源县西北。以近大渡河而名。大足初属黎州。长安二年(702)废。古县名。唐仪凤四年(679年,一作二年)析汉源县置,

  • 凉泉铺

    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北凉泉乡。明万历《望江县志》 井泉: 凉泉 “在县西北二十里官道西,冬夏不涸,甘冽可嗜,济数里之汲”。铺以泉名。

  • 天子路

    故址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万绥乡西。《南齐书·祥瑞志》:“上旧乡有大道,相传云秦始皇所经,呼为‘天子路’,后遂为帝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