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益津县

益津县

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 置,为霸州治。治所即今河北霸州市。蒙古中统四年 (1263) 废,至元二年 (1265) 复置。明洪武初废入霸州。


古县名。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置,治今河北省霸州市。为霸州治。蒙古中统四年(1263年)省入霸州。至元二年(1265年)复置。明洪武初,仍省入霸州。


猜你喜欢

  • 淯阳郡

    ①西魏大统十七年 (551) 置,治所即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蜀河镇。北周保定二年 (562) 改为长冈郡。②隋大业初改淯州置,治所在武川县 (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方城、南召二县境。隋末废。

  • 吴越国

    五代十国之一,系钱镠建立的地方政权。唐昭宗景福二年(893),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浙西观察使、润州刺史,乾宁三年(896)兼镇东军节度使,据有两浙。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太祖封钱镠为吴越王,遂立吴越

  • 高阳池

    即习郁池。在今湖北襄樊市南。《晋书·山简传》: “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在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

  • 灵丘县

    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灵丘县东十里固城村。东汉初废,末年复置。三国魏属中山国。西晋废。北魏复置灵丘县,为灵丘郡治。治所即今灵丘县。北周为蔚州治。隋大业初属雁门郡,隋末废。唐武德六年(623)复置

  • 札克达霍洛卡伦

    清光绪末置,属瑷珲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北张地营子乡黑龙江西岸大新屯。后废。

  • 汉沟

    即今天津市西北汉沟。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国西摩率英法等国联军进犯北京,曾在此受到中国军民的痛击。村名。在天津市北辰区北部、北运河东岸。属双街镇。人口 2300。相传明初山东散兵定居于此,后住户

  • 角弩谷

    ①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北。《南齐书·魏虏传》:“伪安南将军、梁州刺史魏郡王元英十万余人通斜谷,寇南郑。梁州刺史萧懿遣军主姜山安、赵超宗等数军万余人,分据角弩、白马、沮水拒战,大败。”②在今甘肃武都县西北角

  • 白石寨

    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五十里,浔江南岸。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北。本为覃姓土司,清设巡检司于此。

  • 惠济河

    清乾隆六年 (1741) 赐名。上游兼有睢水故道,下游为涡水河道。自今河南中牟县北,由贾鲁河分支东南流,经开封市、杞县至睢县纳睢河,东南至鹿邑县纳涡河,又东南经安徽亳州市及涡阳、蒙城等县,至怀远县东入

  • 兴国军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永兴军置,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通山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兴国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鄂州永兴县置永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