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石县

白石县

①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县东南小古城。东汉改属陇西郡。西晋初废。

②北魏正始中置,为广业郡治。治所即今甘肃成县。西魏改名同谷县。

③西魏废帝时置,属其章郡。治所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旧唐书·地理志》 白石县:“以白石水为名。”隋属清化郡。唐武德初属巴州,七年(624)移治故治西北。证圣元年(695),又移至通江县东北一百里。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

④唐武德四年(621)分太末县置,属谷州。治所在今浙江龙游县南三十六里。武德八年(625)废。

⑤唐渤海国置,属汤州。治所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北板石顶子。后废。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甘肃省临夏市南。属金城郡。东汉属陇西郡。西晋废。(2)北魏置,治今四川省通江县东北。属其章郡。隋属清化郡。唐武德七年(624年)徙至故治西北,证圣元年(695年)又徙至今通江县东北。属壁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3)北魏置,治今甘肃省成县。为广业郡治。西魏恭帝时改为同谷县。(4)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改武都镇置,治今甘肃省陇南市东南白龙江北岸。属武都郡。西魏改名安育县。(5)唐武德四年析太末县置,治今浙江省龙游县南灵山乡境。属谷州。八年废入信安县。(6)渤海国置,治今吉林省敦化市西北板石顶子。属显德府。辽废。


猜你喜欢

  • 汉王寺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十七里。《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引兵向洛阳,遣其弟积善将兵三千自偃师南缘洛水西上,东都遣河南令达奚善意将兵拒积善,“渡洛南,营于汉王寺”,即此。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洛

  • 莱阴山

    即莱山。在今山东龙口市城关镇东南二十里。

  • 阿巴哈纳尔部

    亦作阿坝哈纳尔。明、清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布格博勒格图(别里古台)后裔所统部落。明后期,其首领诺密特默克图号所部曰阿巴哈纳尔,属漠北喀尔喀,驻牧于克鲁伦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清康熙初徙牧漠南,归附清

  • 大巫山

    即巫山。在今四川东部。《水经·江水注》:江水径新崩滩,“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光绪《巫山县志》卷6:大巫山“一名大丹山。县东三十里”。

  • 宗哥城

    唐时吐蕃于龙支县地置,即今青海平安县城。《宋史·唃厮啰传》: “唃厮啰者,绪出赞普之后……宗哥僧李立遵、邈川大酋温逋奇略取厮啰如廓州,尊立之。部落浸强,乃徙居宗哥城,立遵为论逋佐之。” 即此。北宋元符

  • 江阳县

    ①西汉置,属犍为郡。治所即今四川泸州市。以县在大江(长江)之阳,故名。东汉为枝江都尉治。建安十八年(213)为江阳郡治。《三国志·蜀书·赵云传》:建安末,诸葛亮至江州(今重庆市),“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

  • 洞山

    ①即孤竹山。在今河北卢龙县西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 5永平府: 洞山 “其山产铁。有冶”。②在今江西宜丰县东北五十里同安乡西南。是我国佛教禅宗之一曹洞宗的发祥地。唐大中时,高僧良价禅师在洞山兴建普利

  • 岑阳山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7崇安县:岑阳山“在县东北八十里。有岑阳关,接江西上饶县界”。

  • 十二州

    ①传说中尧舜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 《尚书·尧典》:“肇十有二州。”马融释十二州名,乃杂取《职方》、《尔雅》所载《禹贡》九州以外州名拼凑而成。②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废除司隶校尉部和十三剌史部,改

  • 岁丰镇

    在今安徽和县西。《方舆纪要》卷29和州:“岁丰镇在州西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