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州
清宣统元年(1909)于德尔格忒土司南部地置,属登科府。治所在麻陇(今四川白玉县)。“白玉”,藏语意为“吉祥盛德之地”。1913年改为白玉县。
清宣统二年(1910年)置,治今四川省白玉县。1913年降为白玉县。
清宣统元年(1909)于德尔格忒土司南部地置,属登科府。治所在麻陇(今四川白玉县)。“白玉”,藏语意为“吉祥盛德之地”。1913年改为白玉县。
清宣统二年(1910年)置,治今四川省白玉县。1913年降为白玉县。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文底。《汉书·戾太子传》: “以湖阌乡邪里聚为戾园。” 注: “孟康曰: 阌,古閺字, 从门中旻。 建安中, 正作阌。” 《续汉·郡国志》: 湖县 “有閺乡”。 《水经·河水注》:
①唐至德元年 (756) 改安化县置,为顺化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乾元初为庆州治。北宋乾德二年 (964) 复为安化县。②唐置,属羁縻播朗州。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北。后废。③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
①在今河北廊坊市东南。唐武德中曾为安次县治。《方舆纪要》卷11东安县:石梁城“在旧州头东南五十里。或云南北朝时所置戍守城也”。②在今江苏六合县西。《陈书·宣帝纪》:太建五年(573)“南谯太守徐槾克石
①亦名姥山。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里三山镇南。《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老山,“《旧经》云:有三峰,一曰老子,二曰方丈,三曰泰望。老子尝游此有石室案几,洞门石上有柱杖迹”。②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南。《明一
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寰宇记》 卷106南昌县: 蛟井 “在县西南四里。俗号横泉井,盖许旌阳除蛟龙为害之所”。
亦作。西汉置, 属陈留郡。 治所在今河南柘城县北三十里远襄乡。 东汉为县。 西晋废。古县名。傿,又作,通
一名大鹿山。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岷江东。《旧唐书·地理志》 犍为县: “以 (犍为) 山为名。” 嘉庆 《犍为县志》 卷1: 犍为山 “在县南十五里,形如伏犀。昔人以犍名县,盖象此山从健牛之义。旧云:
即今浙江苍南县东五十四里炎亭镇。《方舆纪要》 卷94平阳县: 炎亭寨 “在县南、金乡卫东七里,有海口,倭贼从此径犯卫城”。
在今吉林桦甸市东八里辉发河南。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4:苏密城“(吉林)城西南三百余里。周六里,东西二门。内有子城,周四里。址尚存。近城十余里间,四面皆有小古城”。据传此古城址,为渤海中京显德府治;实
在今安徽太湖县北。《舆地纪胜》卷46安庆府:四面山“在太湖县北十五里。下有大中寺”。《方舆纪要》卷26太湖县:四面山“山方而锐,四面如一”。在重庆市西南江津市南部,邻近贵州省。同名主峰海拔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