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郡
北周武帝时置,属西宁州。治所在台登县(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冕宁县及喜德县部分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北周武帝置,治台登县(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冕宁县一带。隋开皇初废。
北周武帝时置,属西宁州。治所在台登县(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冕宁县及喜德县部分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北周武帝置,治台登县(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冕宁县一带。隋开皇初废。
在今贵州织金县北。《清一统志·大定府》 “头塘铺”条下:“又有二塘铺……皆戍守处。”
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寰宇记》 卷154: 金剑故城,“一号金柳城,即前凉曾为金剑县于其中”。后废为金柳城。
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北,双桥河入黄河处东岸。隋至元阌乡县治此。
元置,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镇北剑门关。明废。元置,即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剑门关。明废。
西晋置,属南郡。治所即今湖北石首市。《旧唐书·地理志》:石首县“取县北石首山为名”。南朝宋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荆州(后改江陵府)。元属中兴路。明属荆州府。民国初属湖北荆东道。1932年直属
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明史·地理志》 罗城县: “洪武二年十月以罗城乡置,属融州。”
在今湖南汝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0桂阳州“泗洲镇”条下:“又匹袍洞,亦在州(今桂阳县)东百里,接桂阳县界,亦与江西连境。洞本上犹县所辖,宏治中,‘贼党’负固于此。正德十六年,官兵讨平之。”
①即大石口。在今山西应县东南三十里大石口村。《宋史·张耆传》:“使自云、应、蔚至者由大石谷入, 自朔至者由土墱入。”②在今内蒙古五原县境。《资治通鉴》:唐元和四年(809),“丰州奏吐蕃万余骑至大石谷
①即今江西莲花县东北路口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吉安府莲花厅东有路口。”②即今江西宜春市东南路口。民国 《宜春县志》卷首图: 县东南有路口。③即今湖北黄州市东北十七里路口镇。清光绪《黄
即今山东文登市西侯家镇。清光绪 《文登县志》 卷3 《坊市》: 城西四十里曰葛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