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岩山

白岩山

①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0乐平县“石梯山”条下:“白岩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下有杨赵水,北流合沾水。其麓据马岭隘口,接直隶邢台县界,五代末为河东守险之地。”

②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二十五里。《寰宇记》卷45黎城县:“白岩山在县东北七里。俗传岩赤则土离兵起,土人皆恶其变,恒以***污之,故目为白岩。”

③在今浙江瑞安市东隆山乡驻地白岩桥。《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白岩山在“县治东一里。一名龙山,亦名白鹿岩”。

④在今浙江宁海县东长街镇。《清一统志·台州府一》:白岩山“在宁海县东百里。山左一峰笔立,旁陇围绕如屏”。

⑤在今福建尤溪县东南。《清一统志·延平府》:白岩山“在尤溪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峰峦耸秀如画”。

⑥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方舆纪要》卷51邓州:白岩山,“唐朱朴所云,北有白岩联络者也。其上有香岩寺。 自山而西,群山连亘, 以达于武关”。

⑦即朱圉山。在今甘肃甘谷县西南。《寰宇记》卷150大潭县:“朱圉山在县西, 俗名白岩山。”《明史·地理志》 伏羌县:“西有朱圉山,俗名白崖山。”


又称张讳岩、朱喙岩。在山西省黎城县城北。海拔 1127 米。《大明一统志》云:南朝齐武帝登此山,谓此是大蟒口开,赤色主杀人,可塞之。居民遂涂以石灰,因号白岩。山麓旧有白岩寺,寺有牡丹,久负盛名。今已毁。


猜你喜欢

  • 新丰 (豐) 市

    ①即今江西南城县西南新丰街乡。清置巡司于此。②在今江苏靖江市西新丰。《清一统志·常州府二》: 新丰市镇 “在靖江县西三十五里”。

  • 兰马台

    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五里。《水经·易水注》:故安县有小金台,“台北有兰马台,并悉高数丈,秀峙相对。翼台左右,水流径通,长庑广宇,周旋被浦,栋堵咸沦,柱础尚存,是其基构可得而寻。访诸耆旧,咸言:昭王礼宾,

  • 伊克昭盟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后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败死后,其所属鄂尔多斯济农额璘臣与诸台吉归附后金,仍驻牧河套故地。清顺治六年(1649)分编鄂尔多斯部为六旗,乾隆元年(1736)又增置一旗;七旗

  • 苍屹山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南二里。《方舆纪要》卷105琼山县:苍屹山“石峰屹立,水流其下。山后有仙人洞。又有雁塔峰,平冈特立,如卓笔然”。

  • 青云 (雲) 寨

    在今福建沙县西。《明通鉴》: 洪武元年 (1368) 六月,“ (陈) 友定故将金子隆、冯谷保等复率众寇延平,(延平卫部将蔡玉) 击败之,追至沙县青云寨,子隆负险拒守”,即此。

  • 菱湖

    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菱湖 “西接乔江,下达湘水,互为吐纳”。在安徽省安庆市区内。面积8平方千米,以盛产菱藕著名。原为自然水塘,后扩建成游览胜地。内有明史可法“宜城天堑”

  • 万洋山

    即万阳山。在今江西、湖南两省边境。《清一统志·衡州府一》:万洋山“在酃县东南八十里。一名石含山。延亘三百里,中多古木怪石,接江西吉安府龙泉县、永宁县,南安府崇义县,长沙府茶陵州,郴州桂东县界”。又称万

  • 王母礁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六十里壶井山南。《方舆纪要》卷96长乐县“壶井山”条:“又有王母礁,在壶井山南。二礁对峙海中。宋末,杨妃负广王、益王,航海时经此。”

  • 黑水沟铺

    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坝子乡北黑水村。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平武县: 黑水沟铺 “在县东八十里”。

  • 毛公山

    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北。《清一统志·庐州府一》:毛公山“在庐江县东北七十里,与巢县接界。相传汉毛义隐此,上有毛公洞。又北半里为莲花洞,石莲下垂,巧侔追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