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亭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南。唐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诗有“孤城上与白云齐”句,亭因以为名。《清一统志·饶州府二》:白云亭“在余干县南”。
②北宋寇准建,在今湖北巴东县城内。南宋陆游《入蜀记》:“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肌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予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
在今湖北省巴东县。北宋寇准建。南宋陆游《入蜀记》誉其为“天下之幽奇绝境”。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南。唐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诗有“孤城上与白云齐”句,亭因以为名。《清一统志·饶州府二》:白云亭“在余干县南”。
②北宋寇准建,在今湖北巴东县城内。南宋陆游《入蜀记》:“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肌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予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
在今湖北省巴东县。北宋寇准建。南宋陆游《入蜀记》誉其为“天下之幽奇绝境”。
北宋政和六年(1116)改威戎军置,属茂州。治所即今四川汶川县。宣和三年(1121)废为延宁砦。四年(1122)废入汶川县。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治所在建昌卫(今四川西昌市)。《明史·四川土司传》:“北至大渡,南至金沙江,东抵乌蒙,西讫盐井。”辖境今四川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大凉山以西,锦屏山以东地区。后废。明洪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纳州。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天宝元年 (742) 属都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纳州。后废。
一作阿鲁沁达兰卡伦。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东,阿拉套山北麓。清《塔尔巴哈台事宜》卷3:沁达兰卡伦“在莫多巴尔鲁克西南六十里”。
即今广东揭东县东南炮台镇。旧属揭阳县,清设巡司于此。
西魏改仪隆县置,为隆城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北。北周保定四年 (564) 复为仪隆县。
①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元宝山镇。据《清高宗实录》载:乾隆三十三年(1768)元宝山开始采煤。1947年元宝山矿由地方政府接管。1983年建赤峰市元宝山区,因元宝山为名。②在今辽宁丹东市区北元宝山公园。民
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长江中。《隋书·郭衍传》: 开皇十年 (590),衍 “领精锐万人先屯京口。于贵洲南,与贼战,败之”。即此。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中。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南侵,宋屯军
即今河南濮阳县东南四十里八公桥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清军“追至八公桥”。
①北魏置,属卢北郡。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石鸡坝乡。西魏改名建昌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复名长松县。大业后属武都郡。唐属文州,贞元六年(790)省入曲水县。②唐武德元年(618)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