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灵昌津

灵昌津

一名延津。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古黄河畔。《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石勒之袭刘曜,途出于此。以河冰泮为神灵之助,号是处为灵昌津。”


黄河重要渡口之一。在今河南省延津县北。本名延津,十六国后赵石勒改名。《魏书·太宗纪》:魏泰常八年(423年)南伐,“济自灵昌津”,即此。


猜你喜欢

  • 赏逋岭砦

    北宋置,属绥德城。在今陕西米脂县境。《宋史·夏国传下》: 熙宁四年 (1071) 正月,“种谔谋取横山,领兵先城啰兀,进筑永乐川、赏逋岭二砦”。

  • 东乡

    ①在今河南新野县东南四十里九女城。《续汉书·郡国志》 南阳郡新野县:“有东乡,故新都。”②即今广西武宣县东六十里东乡镇。《方舆纪要》卷109武宣县“仙山驿”条:“县东有东乡巡司。旧为瑶僮出没处。成化二

  • 巴丘山

    即巴陵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隅。《水经》:湘水“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裴松之注:“瑜欲取蜀,还江陵治严,所卒之处,应在今之江陵,与前所镇

  • 高山溪

    即今福建平和县东花山溪。《方舆纪要》 卷99平和县: 高山溪在 “县东北。亦出大峰山,曰高山水,历大小坪,合群溪之水为溪口溪,流入南靖县,会为大溪。土人呼为高坑石神溪,或以为即石塍溪也”。《清一统志

  • 沈阳天主教堂

    在今辽宁沈阳市小南街。清光绪四年(1878)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烧毁。现存教堂系1912年重建。为两座尖塔哥特式建筑。分东西两个院落,教堂位于东院,主教府位于西院。1892年满

  • 沁河

    在今河北邯郸市北。《清一统志·广平府一》 “渚、沁二河”条:“沁河在(邯郸)县北,其源亦有二:一在县西二十里曰岩嵛河;一在县西北二十里曰牛照河。二河皆出紫山,合流径县西北一里,又东绕县北入滏阳河。”又

  • 富溪镇

    ①在今江西莲花县北三十里水云洞水南岸。清设巡司于此。②亦名富禄镇。在今广西融安县东南。《明史·广西土司传》: 万历初,洛容县僮民起事,李锡等率兵镇压,“后残僮黄朝贵复合融县瑶号万人,声言欲入富福镇”。

  • 热水唐代吐蕃墓葬群

    又称热水墓群。在今青海都兰县东南热水乡扎麻日。为我国唐代早期吐蕃大型墓葬群,共有墓葬二百余座。其中一座大墓葬封土高11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为唐代吐蕃贵族墓。经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有古藏文木牍

  • 塘渡口市

    即塘路口。今湖南邵阳县驻地塘渡口镇。1952年邵阳县迁治于此。

  • 敢川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