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滦河

滦河

古濡水。即今河北东北部滦河。上源为丰宁满族自治县境内闪电河,经内蒙古多伦县北折向东南流始称滦河。中游穿流燕山山地,下游在乐亭、昌黎两县间入渤海。《辽史·地理志》 滦州: “滦河环绕在卢龙山南。” 《元史·河渠志一》: 滦河 “源出金莲川中,由松亭北,经迁安东、平州西,濒滦州入海”。其入海之河口段历史时期有变化。明景泰前分为二支入海,景泰中滦河主流西摆,西支定流河为主河。《明史·地理志》 滦州乐亭县: “西有滦河,经县北岳婆港分为二,东曰胡卢河,西曰定流河,各入于海。景泰中,胡卢河塞,定流河独自入海。” 清嘉庆后滦河又东摆。清《永平府志》 卷19: 滦河 “自嘉庆十八年滦水东迁,定流河遂闭,后惟蔺家营及老米沟入海之处尚属乐亭县境,其余尽入昌黎。今蔺家河已闭,又东往昌黎甜水沟入海”。


在河北省东北部,为省第二大河。上源闪电河出丰宁县,绕经内蒙古自治区东南缘多伦县北折向东南流,始称滦河。中游穿流燕山山地,流经滦平、承德、兴隆、宽城、迁西、迁安、卢龙、滦县等县市,下游在乐亭、昌黎二县间入渤海。长877千米,流域面积5.44万平方千米。有伊逊河、青龙河、武烈河等支流。水量较丰富,多年平均流量188米3/秒。承德、迁西间建有潘家口、大黑汀等水库。1983年建有引滦入津工程。


猜你喜欢

  • 南楚

    地区名。相当今安徽中部、江西全境及湖南、湖北东部地区。《史记·货殖列传》: “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 清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 引 《寰宇记》 谓汉 “封厉王胥于广陵,是为南楚”

  • 大云经寺

    在唐长安城怀远坊东南隅,今陕西西安市。宋敏求《长安志》卷10载:大云经寺“本名光明寺,隋开皇四年,文帝为沙门法经所立。时有延兴寺僧昙延,因隋文赐以蜡烛, 自然发焰,隋文奇之,将改所住寺为光明寺,昙延请

  • 顺河集

    在今江苏宿迁市东七里。《清一统志·徐州府二》: 顺河集 “在宿迁县东中河东岸,南接仰化集,北达司吾镇,为往来孔道。本朝于此设有行殿,乾隆二十七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有 《御制顺河集行馆叠韵》 诗、《

  • 乌嘴市

    在今湖南南县东南二十里乌嘴乡。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南洲直隶厅驻此。

  • 北林

    春秋郑地。在今河南郑州市东南。《左传》:宣公元年(前608),“楚蒍贾救郑,遇于北林”。即此。

  • ①一作“耿”。商代国都。《世本》:“祖乙迁于耿。”《史记·殷本纪》 作“邢”。其地主要有三说:(1)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南。《帝王世纪》:“殷祖乙徙耿,为河所毁,今河东皮氏耿乡是也。”(2)在邢丘(今河南

  • 官江

    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之官江河。《方舆纪要》卷108桂平县: 官江在 “府西南三十里”。

  • 栖隐山

    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十五里梅山。《新唐书·地理志》 和州历阳县: “有栖隐山,本梅山,皆天宝六年更名。”

  • 托克苏县

    1930年置,属新疆阿克苏行政区。治所在托克苏庄(今新疆新和县)。1941年改为新和县。旧县名。1930年由库车县所属托克苏分县改置。托克苏,维吾尔语意为“水足”、“饱水”。治托克苏八栅(今新疆新和县

  • 裴家冈镇

    即今安徽庐江县东南裴岗乡。清光绪《庐州府志》 卷3庐江县: 裴家冈镇在 “县东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