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茂池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龙溪乡北,龙溪河源处龙池。《舆地纪胜》 卷149茂州: 滋茂池 “在牛溪镇。池面周四十里,四时无竭溢,神龙所居”。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7汶川县: “ 《外史》 云:滋茂龙池,在汶之龙溪,万山丛立,中有方池,周四十里,广几百亩,清水镜开,芳草四积,真灵境也。”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龙溪乡北,龙溪河源处龙池。《舆地纪胜》 卷149茂州: 滋茂池 “在牛溪镇。池面周四十里,四时无竭溢,神龙所居”。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7汶川县: “ 《外史》 云:滋茂龙池,在汶之龙溪,万山丛立,中有方池,周四十里,广几百亩,清水镜开,芳草四积,真灵境也。”
①在今浙江仙居县西南。《清一统志·台州府一》:水帘洞“在仙居县西南六十里披云山南。有水自山顶悬崖而下,散温若珠帘”。1962年顶建水库,惟大雨时有瀑布。②在今山东泰安市泰山三官庙北。清孔贞瑄《泰山纪胜
即瀑布山。在今山东肥城市东南三十一里。唐李白《赠别王山人归布山》之“布山”即此。
即今江西、湖南二省边境之罗霄山。《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卢萧山 “相传有道士姓萧者结庐山下,因名。卢水出焉”。《清一统志·吉安府一》: 泸潇山 “在安福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跨萍乡县界。元赵仪可 《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古黄河南岸。唐、宋为河阴县地。北宋熙、丰年间因汴河口屡遭泥沙淤塞,岁岁开闭,所费不赀。遂于元丰二年(1079)开凿清汴工程, 自洛口开渠引水,经广武山北滩地至河阴十里店,注入汴河。在今
三国蜀汉置,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四十里汉阳镇。《华阳国志·汉中志》:汉德县“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有阁尉,桑下兵民也”。南朝梁废。古县名。三国蜀置,治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属梓潼郡。两晋及南
①一名舜江,下游又称前江、慈溪江。甬江支流。源出今浙江上虞市西南,东流经余姚市、鄞县,至宁波市三江口合奉化江后为甬江。《明史·地理志》 绍兴府余姚县: 姚江 “源自县西南太平山,一名舜江,西北流至上虞
即今吉林舒兰市西白旗镇。清顺治元年(1644)满族正白旗居此,名大白旗屯。光绪《吉林通志》卷15吉林府《屯镇》:北“一百四十五里大白旗屯街”。
在今四川阆中市城内。《舆地纪胜》卷185阆州:会经楼“雍子仪元祐中家于将相坊,筑会经楼,经、史、子、集,京本、蜀本、浙本各一本,总三万余卷。苏公轼为题额,范百禄已下皆有诗,蒲宗孟有记”。
即今浙江浦江县东北白马镇塘里村。明置巡司于此。后废。
治所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南。《宋史·地理志》 作“隣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