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溆浦县

溆浦县

一作叙浦县。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辰州。治所即今湖南溆浦县。元属辰州路。明、清属辰州府。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西部沅江中游。属怀化市。面积3438平方千米。人口84.5万。辖14镇、29乡。县人民政府驻卢峰镇。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义陵县,治所为今马田坪乡梁家坡。属武陵郡,并为郡治。东汉建武六年(30年)废入辰阳县。武陵郡治迁临沅(今常德市区)。南朝宋为辰阳县地,隋改辰阳县为辰溪县。唐武德五年(622年)析置溆浦县,属辰州,治今卢峰镇。“溆浦”一名始见于屈原《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句。县因水名,沿袭至今。元属辰州路。明、清属辰州府。1914年属辰沅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沅陵专区。1952年属芷江专区,旋改属黔阳专区。1968年属黔阳地区,1981年属怀化地区,1997年属怀化市。地处湘西山地东部雪峰山中段,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沅江及支流溆水流经境内。沿河狭长谷地为县内较低平处。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油菜籽、棉花、甘蔗,林产松、杉、竹、油桐、油茶等。盛产柑橘,有“橘乡”之誉。矿产有煤、锑、高岭土等。工业有机械、水泥、化工、食品、陶瓷等,产品以化学纤维、耐火材料较著名。湘黔铁路斜贯县境设站。公路有怀桃、溆黄、320国道等干线。沅江和溆水下游可通航。纪念地有向警予故居。


猜你喜欢

  • 清平山

    亦作青平山。又名青山。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八十五里。《舆地纪胜》 卷44盱眙军: 青平山 “在招信县东南二十五里。绍兴三十一年刘泽保聚于此,敌不敢近。其后嘉定末年,武统制败敌于此”。

  • 浜镇

    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浜镇村。清属崇明县。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崇明县: “浜镇在城东北二十里。”集镇名。在上海市崇明县中部。属建设镇。人口 1000。 清初成镇。初名鳌阶镇,康熙末年改今名。清代及民

  • 黄姚镇

    ①在今上海市宝山县西北盛桥镇北。南宋置盐场于此。明为黄姚港。②即今广西昭平县东北一百五十里黄姚镇。明嘉靖间开拓。素有 “小桂林” 之称。建有文明阁、魁星楼、步云亭、古戏台等亭台楼阁; 有宝珠观、兴宁庙

  • 中涎泽

    又称陆凉海。在今云南陆良县东南。《明史·地理志》 陆凉州:“下有中涎泽,即南盘江所汇也。”《清一统志·曲靖府》:中涎泽“在陆凉州东南邱雄山下,潇湘江诸水至是汇而为泽,州境十八泉与南涧诸水皆注之”。《清

  • ①春秋时曹邑。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南。《春秋》: 僖公八年 (前652),“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盟于洮”。杜注: “洮,曹地。” 《左传》: 僖公三十一年(前629

  • 利往桥

    即长桥。在今江苏吴江市东。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19:利往桥“即吴江长桥也。庆历八年县尉王廷坚所建”。

  • 海丰 (豐) 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循州置,治所在归善县 (今广东惠州市东北五里)。辖境相当今广东罗浮山以东东江流域及螺河水流域以西、九连山以南至沿海地区。乾元元年 (758) 复为循州。

  • 苦法

    即今伊拉克巴格达南纳杰夫。《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苦法”。

  • 辛夷坞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辋川乡。唐王维有《辛夷坞》诗。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辋谷。唐王维有《辛夷坞》诗。

  • 武昌山

    在今湖北鄂州市南。《舆地纪胜》 卷81寿昌军: 武昌山 “在本 (武昌) 县南百九十里。高百丈,周八十里。旧云,孙权都鄂,易名武昌,取以武而昌,故因名山。《土俗编》 以为今县名疑因山以得之”。古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