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湘州

湘州

①西晋永嘉元年 (307) 分荆、广两州置。治所在临湘县 (今湖南长沙市)。《寰宇记》 卷114潭州引郭仲产 《湘州记》 云: “以西临湘水为名。” 辖境相当今湖南湘、资二水流域及湖北陆水流域。东晋咸和三年 (328) 废。义熙八年 (412) 复置,十二年(416) 又废。南朝宋永初三年 (422) 复置,陆水流域割属郢州,增辖今广西东北部湘江上游、漓江和贺江流域以及广东北部北江流域大部。元嘉八年 (431)废。孝建初复置。梁、陈时南部地区分置衡 (治今广东英德县西北)、东衡 (治今广东韶关市南)、桂 (治今广西桂林市) 等州,辖境缩小。隋开皇九年 (589)改为潭州。

②南朝梁置,治所在大活关城 (今湖北大悟县东北)。北齐改置北江州。


(1)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分荆、广两州置,治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以州治“西临湘水为名”(《太平寰宇记》)。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湘、资两水流域和湖北省陆水流域。东晋以后屡有废置,辖境亦有增减。南朝宋、齐时陆水流域割属郢州,增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江上游、漓江和贺江流域以及广东省北部北江流域大部。梁、陈时南部地区分置衡(治今广东英德市西北)、东衡(治今广东韶关市南)、桂(治今广西桂林市)等州,辖境缩小。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潭州。东晋、南朝时为上流重镇。《晋书·宗室·谯王水传》:“湘州南楚险固,在上流之要,控三州(指荆、交、广三州)之会,是用武之国也。”(2)南朝梁武帝置,治新城县(今大悟县东南新城镇)。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大悟县和武汉市黄陂区地。北齐废。


猜你喜欢

  • 扶德县

    ①唐置,属羁縻扶德州。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后废。②唐置,属羁縻定州。治所在今四川高县西南。后废。

  • 永福县

    ①北魏黄兴初置,属建昌郡。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境。太和十五年(491)属彭城郡。武定五年(547)改属蕃郡。北齐省。《清一统志·兖州府二》 “永兴废县”下载:“又有故县城,在(滕)县东南一百二十里茱萸山

  • 赤石洞

    在今江西吉安市西南。《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吴水军指挥使敖骈围吉州刺史彭玕弟瑊于赤石”。胡三省注:“即吉州之赤石洞,彭氏巢穴也。”《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赤石洞“在府西南”。

  • 丫头沟镇

    在今河北平泉县西南三十五里雅图沟。清于此设把总驻守。《清史稿·地理志》:承德府平泉州有“丫头沟”镇。即此。

  • 朱冈墟

    即今广东连州市西北一百里朱冈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 龚溪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81麻阳县: 龚溪 “源出西晃山,东北流入辰溪县界……流入锦水”。

  • 老边站

    清置,即今沈阳市西北六十里老边乡。《清一统志·奉天府二》:第一站“在奉天府城内。又西六十里至老边站,亦名旧边寨”。

  • 云南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中庆路置,为云南布政司和云南都司驻地。治所在昆明县(今云南昆明市)。辖境约当今云南滇池周围地区禄丰、易门、宜良、嵩明等县间地。清代为云贵总督、云南巡抚驻地。1913年废。明洪

  • 鼎路门

    即安门。汉长安城南面中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张村。《三辅黄图》 卷1: “长安城南出第二门曰安门,亦曰鼎路门。”

  • 丽水城

    唐南诏置,属镇西节度。在今缅甸克钦邦伊洛瓦底江东岸达罗基。南诏后期为丽水节度驻地。唐樊绰《蛮书》卷2:丽水“南流过丽水城西”。丽水城因丽水得名。南诏为丽水节度使治,即今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东岸达罗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