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洞溪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南之箭滩河。《舆地纪胜》 卷175重庆府: 鱼洞溪 “在江津县东南”。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南之箭滩河。《舆地纪胜》 卷175重庆府: 鱼洞溪 “在江津县东南”。
在今广西武鸣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1思恩府: 渌溪峒 “在府东。本上林县地,宣德中改今属”。
在今河北景县北。《方舆纪要》卷13景州:白家屯:“(明)天启中,……牛朝利等退保白家屯,掘深壕,伐木为堑,固守以拒官军。”在今河北省景县北。明天启中,义军首领丁志宏转战于阜城、武邑间,为明军所害。其部
即今安徽庐江县北罗埠乡。《清一统志·庐州府二》: 罗家埠 “在庐江县北二十五里”。
在今新疆和田县南阿合阑干。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阿吉阑干“柴草无多,有三大石,倚石砌有围墙数个”。
亦名八仙峒。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南。 《方舆纪要》卷111思恩府:八仙堡“在府东北。即元所置八仙屯也。亦曰八仙峒。本庆远府宜山县地。正统中,割属思恩,置堡于此,仍以八仙为名”。
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说文》: “郤,晋大夫叔虎邑也。”古邑名。春秋晋大夫叔虎邑。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郤乡,在河内。”当在今山西省沁水下游一带。
元至正初置,治所在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南石梁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属容美宣抚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
即今江苏西南部之茅山。地跨今句容、金坛、溧水、溧阳等县市境。《元和志》卷25润州句容县云:“县有茅山, 本名句曲, 以山形似 ‘己’字,故名句曲。”《梁书·陶弘景传》:南齐永明十年(492),陶弘景辞
在今湖南华容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7华容县: “褚塘湖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明弘治七年 (1494) 置,属贵州布政司。治所即今贵州都匀市。辖境相当今贵州都匀、凯里二市及麻江、平塘、独山三县和三都水族自治县地。1913年废。明弘治七年(1494年)置,治都匀卫(今贵州都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