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淄州

淄州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贝丘县(开皇十八年改名淄川县,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治所在淄川县。天宝元年 (742) 改淄川郡,乾元元年(758) 又改淄州。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高青、邹平、桓台等市县地。蒙古中统五年 (1264) 升为淄川路。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贝丘县(后改为淄川县,即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大业初省。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仍治淄川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邹平、高青、淄博及桓台、博兴部分地。天宝元年(742年)改置为淄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淄州。蒙古中统五年(1264年)升为淄州路。


猜你喜欢

  • 莲花镇

    即今黑龙江省望奎县东北莲花镇。民国《黑龙江志稿》 望奎县图: 东北有莲花镇。(1)在辽宁省开原市北部。面积169.4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孤榆树,人口1050。1961年置莲花公社,19

  • 城月站

    元置,在今广东遂溪县东南城月镇。元置,在今广东省遂溪县西南城月。明洪武时置为城月驿。

  • 一字河

    在今山东武城县西。《方舆纪要》卷34武城县:一字河“在县西。《河防志》:黄河旧经县境。金明昌五年,河犯武城堤,泛及金山。明年,凿新河,修石岸十四里有奇以塞之。元时河自河南原武县决而东南,此河遂绝。金山

  • 东临道

    1914年由济西道改置,属山东省。治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约当今山东陵县、临邑、禹城、茌平、东阿、平阴以西,鄄城、梁山、东平以北地区及河北丘县、馆陶、临西,河南范县、台前等县地。1925年撤销,

  • 东訾

    春秋时周邑。又名訾城。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前518), 阴不佞拘得玉者,“取其玉。将卖之,则为石。王定而献之,与之东訾”。杜注:“巩县西南訾城。”《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尹巩县

  • 蛮哈

    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铜壁关乡。《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 “西四关属蛮哈守备。” 蛮哈山在铜壁关前,明于此设蛮哈守备,驻兵总领神护、万仞、巨石、铜壁四关。

  • 清溪场

    ①即今四川宣汉县东北清溪乡。清嘉庆《东乡县志》: 清溪场 “去县治三十里”。②即今四川涪陵市东北三十里长江南岸清溪镇。清同治 《涪州志》 卷1: 罗云里有 “清溪场”。③亦名清水溪场。即今四川犍为县西

  • 昌润渠

    在今宁夏平罗县东。清雍正六年 (1728)循黄河支流六洋河之旧迹疏浚而成。《清一统志·宁夏府一》: 昌润渠 “本朝雍正六年既开惠农渠,复即旧河疏其淤塞。重筑湃岸于渠口……两旁分支渠数十道, 溉田万条顷

  • 筰都夷

    古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今四川汉源、石棉、普格等县一带。《史记·西南夷列传》: “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 从事农牧业生产,盛产名马 “筰马”。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于其地置沈黎郡

  • 临河县

    ①秦置,属九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临河市东北古城乡 (高油房) 古城。西汉属朔方郡。东汉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屈而东流为北河。东径高阙南。河水又东径临河县故城北。” 民国 《临河县志》 卷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