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涉县

涉县

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涉县西北二里。《元和志》 卷15涉县: “因涉河水为名。” 东汉为侯国,后复为县。三国魏属广平郡。北魏废。隋开皇十八年 (598) 复置,属潞州。大业初属上党郡。唐初属韩州,贞观十三年 (639) 迁治今涉县。后属潞州。北宋属隆德府。元至元二年 (1265) 废,后复置,属真定路。明属磁州。清属彰德府。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8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划归河北省。


在河北省西南部,处冀、晋、豫三省交界处。属邯郸市。面积1489平方千米。人口38.2万。辖9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涉城镇。因有涉河,县以河名。秦属邯郸郡。西汉置涉县,治今县城西,属魏郡。东汉改置侯国,后国除复县。三国魏改属广平郡。北魏省入临水、刈陵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于涉城复置涉县,属上党郡。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徙今治;十七年(643年)属潞州。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属隆德军,旋改属隆德府。金升为崇州。元曾复置涉县,后又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置,属真定府;二年改属河南省彰德府磁州。清属彰德府。1912年属河南省豫北道,1928年直隶河南省。1941年属晋冀鲁豫边区。1949年改属河北省邯郸专区,1960年属邯郸市,1961年复属邯郸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邯郸市。地处太行山东麓中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清漳河由西北入境流向东南与浊漳河汇为漳河。属南温带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等。特产核桃、柿子、花椒,被誉为“涉县三珍”,花椒产量居全国第一,核桃、柿子产量居全省之首。工业有冶金、机械、建材、化工、轻工等。邯长铁路、309国道及涉左、涉磁公路纵横境内。古迹有娲皇宫、千佛洞、紫云洞等。纪念地有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旧址等。


猜你喜欢

  • 马关县

    1914年改安平县置,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即今云南马关县。民国《马关县志》:“县治原名马白,初居民尽为侬人,其地多白马,而侬语倒呼为马白,遂以得名。”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东南部。属文山壮族苗族

  • 上龙州

    元改羁縻上隆州置,属来安路。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明废。

  • 泸沽县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属礼州。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方舆纪要》 卷74建昌卫: 泸沽废县,“ 《志》 云: 洪武二十四年,景川侯曹震开河道,谓路之险者,莫甚于泸沽县。于是架阁凿岩,更

  • 甘阳县

    唐置,属都金羁縻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宣省咸安一带。后废。

  • 沧源设治局

    1937年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在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东七十三里岩帅。《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名志》:“取其来源于澜沧之意,故名沧源。”1938年迁治今沧源佤族自治县治勐董。1945年又迁治今沧源佤族自治县东

  • 纯水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南。《水经·湘水注》:汨水“径吴昌县北,与纯水合。水源出其县东南纯山,西北流,又东径其县南,又北径其县故城下,纯水又右会汨水”。

  • 云南县

    ①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云南驿东北果城。《续汉书·郡国志》 注引《南中志》云南:“县西高山相连,西北百数十里有山,众山之中特高大,状如扶风太乙,郁然高峻

  • 洪谷

    在今山西岚县北六十五里鹿径沟。《旧唐书·僖宗纪》: 唐乾符五年 (878) “十二月,季康与北面行营招讨使李钧,与沙陀李克用战于岢岚军之洪谷”。清代称洪谷堡隘。在今山西省岚县北鹿径沟。《资治通鉴》:唐

  • 肃慎

    又作息慎、稷慎。商、周时居不咸山 (今吉林长白山) 北,东滨大海,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山海经·大荒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东晋郭璞注: “今肃慎国去辽东三千余里。” 《书

  • 永绥厅

    清雍正九年(1731)置,属辰州府。治所在今湖南花垣县南五十七里吉卫镇。嘉庆元年(1796)升为直隶厅,属湖南省。七年(1802)移治花园堡(今花垣县)。1913年改为永绥县。清雍正元年(17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