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阳县

海阳县

①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河北滦县西南。北齐废。

②三国吴永安元年 (258) 改休阳县置,属新都郡。治所在万岁山 (即今安徽休宁县东十里万安镇)。《寰宇记》 卷104休宁县: “吴避孙休之名,改为海阳县。”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为海宁县。

③东晋咸和中置,属东官郡。治所在今广东潮州市东北。隋开皇初废。十一年 (591) 复置,移今潮州市,为潮州治。据 《元和志》 卷34潮州海阳县:“南滨大海,故曰海阳。” 元为潮州路治。明、清为潮州府治。1914年改名潮安县。

④南齐置,属晋陵郡。治所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北。梁改属信义郡。隋开皇九年 (589) 废入常熟县。

⑤辽圣宗时置,属润州。治所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五十里海阳镇。金属瑞州。元废。

⑥金置,属瑞州。治所在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元废。

⑦清雍正十三年 (1735) 改大嵩卫置,属登州府。治所在今山东海阳县东南凤城。清光绪 《登州府志》 卷2: “以其地在海之阳,故名。” 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改属东海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5年移治东村。


(1)古县名。(1)西汉改海阳侯国置,治今河北省滦县西南。属辽西郡。北齐省入肥如县。(2)三国吴孙休时改休阳县置,治今安徽省休宁县东万安。属新都郡。西晋改名海宁县。(3)南朝齐置,治今江苏省常熟市东北。属晋陵郡。梁、陈属信义郡。隋平陈并入常熟县。(4)辽圣宗置,治今河北省抚宁县东北海阳。为润州治。金改属瑞州。元省。金置。治今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北,属平州。元省。(2)古旧县名。(1)东晋义熙九年(413年,一说晋初)置,治今广东省潮州市东北。为义安郡治。“以南滨大海,故曰海阳”(《舆地纪胜》)。隋移治今市。唐、宋为潮州治。元为潮州路治。明、清为潮州府治。1914年因与山东省海阳县重名,改名潮安县。(2)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析莱阳县、宁海州置,治大嵩城(今山东海阳市凤城镇)。抗日战争期间曾于1941年在县境东部与牟平县南部设置牟海行署(县级),1945年撤销。仍分属各原县。1950年县迁治东村(今市址)。1996年撤销,改设海阳市。


猜你喜欢

  • 武罗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淳州。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永贞元年 (805) 属峦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北峦城镇北武罗。属峦州。北宋开宝五年

  • 中央尖山

    在今台湾省台中县东北,与花莲县交界处。北距南湖大山约十二里。海拔3703米。为台湾著名高山。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尖山“此山峻起清秀,故名曰尖山”。

  • 朵的河

    在今甘肃夏河县西部。《明一统志》卷37洮州卫:朵的河“在卫城西三百里。源出于川撒儿朵的族,南流入洮河”。

  • 欢墩埠镇

    即今江苏赣榆县西南欢墩镇。清光绪《赣榆县志》卷3:“又西去治七十里欢墩埠镇。”

  • 桃洪镇

    即今湖南隆回县治。原为邵阳县地,名桃花坪。1942年设桃洪镇。1949年隆回县迁治于此。在湖南省隆回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7.4平方千米。人口8.4万。镇人民政府驻桃浦,人口3万。又名桃花坪,

  • 木栅镇

    一作穆册镇关。即今河南宜阳县西南七十里穆册关。明置巡司于此。

  • 逊母口集

    亦作顺母口。即今河南太康县西逊母口镇。明嘉靖 《太康县志》 卷1 《集店》: “逊母口集,西三十里。”

  • 八开铺

    即今贵州榕江县西南八开乡。清置八开土千总。“八开”系苗语音译,意为蛤蟆山。

  • 太子城

    在今河北崇礼县东南。据民国《张北县北》卷2:太子城“在县城东南一百八十里……旧时相传城为秦筑,以居太子扶苏者”,此诞妄,不可信。

  • 普集

    即今山东章丘市东二十里普集镇。金置普济镇。后称普集。1984年设普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