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游岭
在今浙江三门县北。《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海游岭在 “县南六十里,下有镇”。
在今浙江三门县北。《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海游岭在 “县南六十里,下有镇”。
又名九龙河。即古博水。源于今河北望都县南,称九龙泉。东流入清苑县南称阳城河,其下游合于清水河。
亦作可蓝山,都卢山。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南。《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六年 (429),夏赫连定“畋于阴槃,登苛蓝山,望统万城泣曰: 先帝若以朕承大业者,岂有今日之事乎!”
又名柳林集。即今山东冠县东北柳林镇。明嘉靖二十二年 (1543) 筑有土城。清同治二年(1863),宋景诗领导的黑旗军,大败地主武装柳林团于此。即今山东省临清市南的柳林镇。清同治二年(1863年)宋景
元置,属全州路。即今广西全州县西南咸水乡。
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百立山。《清一统志·肇庆府》:北猎山“在开平县(旧治在今市西北苍城镇)南少西二里。一名北立山,又名百立山。东去新会县一百里,西南去恩平县一百二十里。产白云茶。脉自恩平北来,与罗汉山相
唐显庆二年(657)以西突厥摄舍提暾部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贞元中废。唐显庆二年(657年)以西突厥摄舍提暾部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艾比湖以西,博尔塔拉河流域。初属安西都护府,后
1941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由沁水县析置,属太岳区。治南阳村(今山西沁水县西南南阳村)。1947年撤销,与士敏县合并,复置沁水县。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山西省沁水县南部析置。以位县南得
清雍正十一年 (1733)设,在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东北。
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北部下关。《明史·太祖纪》:元至正二十年(1360),御陈友谅,“张德胜等以舟师出龙江关”,即此。《清一统志·江宁府二》:龙江关“在江宁县西仪凤门外。明设关于龙江,征竹木之税,属工部。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以铁勒思结部置,属燕然都护府。治所在今蒙古国杭爱山东南。总章二年(669)属安北都护府。后废。唐羁縻都督府。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以铁勒思结部置,约在今蒙古国杭爱山南,推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