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头市
①即今广东湛江市东南霞山区海头镇。明万历 《雷州府志》 卷4: 遂溪县有海头墟。清道光 《遂溪县志》 卷4: 海头市在 “县东南六十里”。
②即今海南省儋州市西海头镇。清宣统 《广东舆地全图》 儋州图: 西南有海头汛。
①即今广东湛江市东南霞山区海头镇。明万历 《雷州府志》 卷4: 遂溪县有海头墟。清道光 《遂溪县志》 卷4: 海头市在 “县东南六十里”。
②即今海南省儋州市西海头镇。清宣统 《广东舆地全图》 儋州图: 西南有海头汛。
西汉地节二年 (前68) 封河间献王子刘雍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沧州市西六十里景城。东汉废。
明永乐元年 (1403) 于女真人居处置,属辽东都司。因卫处渤海建州地,故名。治所在今黑龙江东宁县东大城子。一说在吉林农安县; 或谓在双城子 (今俄罗斯滨海区乌苏里斯克)。二十一年 (1423)移治婆
在今西藏拉萨市内玛波日小山上。为梵语之音。佛经有观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之说。布达拉是佛教徒比喻为印度佛教圣地普陀洛伽之转音。相传7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始建宫室。后世屡有
清初改莲花寨为冠豸寨,属连城县。在今福建连城县东冠豸山附近,为县治东障。
①西汉置,属巴郡。治所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十四里土溪乡渠江南岸城坝古城。应劭曰: “石过水为宕,水所蓄为渠,故县以是名。” 东汉建安末为宕渠郡治。南朝宋废。②南朝宋改垫江县置,为东宕渠郡治。治所即今四川
在今湖南汝城县南。《方舆纪要》卷82桂阳县“淇江”条下:“《志》云,县南十里有寿江水,北流入城,其下流西入耒水。宋时县有延寿银坑,盖以此水名。”
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明置饭仙山巡司,后废。
亦作渔沟镇。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北渔沟镇。为往来孔道。《明史·河渠志二》: 万历二十年(1592),张贞观言: “至于广入海之途,则自鲍家口、黄家营至鱼沟、金城左右,地势颇下,似当因而利导之。” 即此。
在今新疆霍城县东北塔勒奇山之东。《新唐书·地理志》:“渡石漆河, 逾车岭, 至弓月城。”
在今广西桂平县东一里。《明一统志》 卷85浔州府: 铜鼓滩 “在浔江中。滩有五,曰碧滩、弩滩、思傍滩、斫石滩,并铜鼓为五,水石险隘,有声如鼓”。《方舆纪要》 卷108桂平县 “浔江” 条:“《志》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