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港
在今海南省海口市。明正德 《琼台志》 卷5: 海口港 “在 (琼山) 县北十里海口都,水自南渡大江至此,会潮成港。今官渡自此达海北”。
曾名秀英港。在海南省海口湾顶、琼州海峡南部。扼北部湾和南海的交通要冲,自宋、元以来是海南岛与祖国大陆联系的主要港口和商埠,素有“琼州门户”之称。建国后港口得以发展。现有泊位19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个。设有国外航线20条及国内航线多条。附近有人工海口新港,以客运为主,主要担负与雷州半岛海安港之间客运和汽车轮渡航务。
在今海南省海口市。明正德 《琼台志》 卷5: 海口港 “在 (琼山) 县北十里海口都,水自南渡大江至此,会潮成港。今官渡自此达海北”。
曾名秀英港。在海南省海口湾顶、琼州海峡南部。扼北部湾和南海的交通要冲,自宋、元以来是海南岛与祖国大陆联系的主要港口和商埠,素有“琼州门户”之称。建国后港口得以发展。现有泊位19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个。设有国外航线20条及国内航线多条。附近有人工海口新港,以客运为主,主要担负与雷州半岛海安港之间客运和汽车轮渡航务。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玲珑山上。《清一统志》引咸淳《临安志》:玲珑山“两山屹起,盘曲凡九折,上通绝顶,名九折岩”。即今浙江省临安市西玲珑山绝顶,盘曲凡九折,故名。宋苏轼《登玲珑山》诗:“三休亭上工延月,九折
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金鸡砦“自金毛关平地特起一山,高百丈,周环有水。明正德中,剿流寇尝屯兵于此”。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奉城镇。宋为青村盐场。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青村守御千户所,清雍正二年 (1724) 于此置奉贤县。1912年县治迁南桥镇,故以此为奉城镇。在上海市奉贤区中东部。面积32平方
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乡。为唐焉耆都督府故址。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后)》: 崇祯五年 (1632) 三月十七日,“至寒风阙”,即此。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 (447) 置,为汉阳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南七十里。《水经· 渭水注》: “藉水又东黄瓜水注之。其水发源黄瓜西谷,东流径黄瓜县北。” 即此。隋废。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
即今河北遵化市南四十五里党峪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4遵化州图: 南有党峪集。
1913年改道坞县置,属四川边东道。治所即今四川道孚县。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在四川省西部。属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7123.3平方千米。人口4.7万。辖2镇、20乡
即今广东电白县北七径镇。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七径墟“在县(今电城镇)西南八十二里”。
集镇名。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北部、黄河北岸山坳里。属青白石乡。人口910。村南有沟,沟南端有岩石显露,故称石沟。村以沟名。为兰州白兰瓜重要产地之一。有公路通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