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析轵县置,属怀州。治所即今河南济源市。《元和志》 卷5: “以济水所出,因名。” 大业初属河内郡。唐属孟州。明洪武十年 (1377) 改属怀庆府。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88年改设济源市。
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轵县北部置。治今河南省济源市。属河内郡。元曾改置原州,寻复为县。1988年撤销,改设济源市(详见该条)。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析轵县置,属怀州。治所即今河南济源市。《元和志》 卷5: “以济水所出,因名。” 大业初属河内郡。唐属孟州。明洪武十年 (1377) 改属怀庆府。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88年改设济源市。
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轵县北部置。治今河南省济源市。属河内郡。元曾改置原州,寻复为县。1988年撤销,改设济源市(详见该条)。
外蒙古旧部名。即赛音诺颜部。清雍正三年(1725)分土谢图汗部西境置,乾隆三十一年(1766)加汗号,是为喀尔喀四部之一。所部二十四旗,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牧地约当今蒙古国后杭爱、巴彦洪戈尔等省和前杭爱
即今四川盐源县北洼里乡。产沙金。民国杨仲华 《西康纪要》 第二章: 鸦砻江 “复南下至盐源县属之窪里名打冲河,折而东流至冕宁界”。
即今江西乐平市东南众埠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乐平县东南有众埠街。
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北五十里吉阳河。《方舆纪要》卷97建宁府:吉阳溪“源出延平府顺昌县界,流入境。经叶坊驿口入于西溪”。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萧家镇。清光绪《岳池县志》 卷3: 萧家场 “离城九十里”。清魏源 《圣武记》 卷10: 清嘉庆五年 (1800),清军又败白莲教义军于 “岳池之萧家场”。
即今吉林辉南、海龙等县境之一统河,为辉发河支流。《金史·阿徒罕传》: “后与乌论石凖援照散城,阿徒罕请乘不备急击之,遂夜过益褪水,诘朝,大败之。”
在今福建霞浦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 湖平 “嘉靖三十五年,官军败倭贼于孤山,又追败之于湖坪,是也。今有湖平铺”。村名。又称浩平。在江西省乐安县城西南部。属湖坪乡。人口 9300。宋代
又名法轮场。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球溪河岸之法轮镇。清光绪《资州志》卷3:四眼桥“在州西一百四十里。又名法轮场。连仁寿界。人烟稠密,后有巨涧, 出阳陵山,下流经龙水废县,委曲数十里,至球溪小三江口,与龙结
即今山东章丘市西北张家林乡。洪宪元年(1916)《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章丘县西有张家林。
①在今辽宁凤城市西北。民国《奉天通志》卷82凤城县:鸡冠山在“城西三十里”。②在今黑龙江省鸡东县西。鸡东县以此为名。民国《东北年鉴》密山煤矿:“鸡冠山、黄泥河等处,东西长约一百里,南北宽约五十里,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