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沸水泉

沸水泉

在今广西贺县南。《舆地纪胜》 卷123贺州: 沸水泉 “在城 (故治在今贺街镇) 西二十里。泉涌如沸,灌溉之利甚溥”。


猜你喜欢

  • 安宜府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宝应军置,属淮安路。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二十年(1283)改为宝应县。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宝应军置,治宝应县(今属江苏)。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宝应县。二十年府废,复为宝应

  • 胤山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义清县置,属益昌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元和志》 卷22胤山县: “以县北三十里有可胤山为名。县城置玄白崖山上,武德四年筑,义清县理焉。唯三面有城,皆临绝险,

  • 渔浦

    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宋书·孔觊传》: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任农夫 “自定山进向渔浦,戍主孔叡率千余人据垒拒战”。即此。《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萧山县: 渔浦 “当西陵之上游,其对岸即钱塘之六

  • 提溪

    在今贵州江口县西。《方舆纪要》 卷122铜仁府提溪司: 提溪在 “司西五里。源出滥泥山,引流而东,入于铜仁大江中。产砂金”。

  • 东茶溪

    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欧阳司:东茶溪“在司东北。出东茶山,流入亮寨界,下流合于湖耳司之朗溪”。

  • 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国号契丹,两年后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大同元年(947)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公元983年—1066年间复称契丹,后又改称辽国。疆城

  • 五原

    在今陕西省南部。宋敏求《长安志》卷11:万年县有毕原、白鹿原、少陵原;同书卷12:长安县有高阳原、细柳原。合称五原。

  • 白鹿原

    亦名霸陵原。在今陕西西安市东灞河与浐河之间,东西宽约十三里,南连秦岭,北达灞、浐交汇处,长四十余里。《续汉书·郡国志》 新丰县注引《三秦记》曰:“县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时白鹿出。”宋程大昌《雍录》卷7:

  • 高滩市

    即今福建将乐县东北高唐镇。《清一统志·延平府》: 高滩市 “在将乐县东四十里”。

  • 佷石

    ①又作狠石,一名石羊。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甘露寺多景楼西。《寰宇记》 卷89润州丹徒县: 狠石 “在北固山甘露寺内,石状如羊。相传诸葛孔明坐其上,与孙仲谋计攻孟德,即此也”。②一作狠石。在今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