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沔水

沔水

即今汉水。《尚书·禹贡》 梁州:“浮于潜,逾于沔。”据《水经注》:北源出自今陕西留坝县西,一名沮水者为沔水;西源出自今宁强县北者为汉水。两水合流后通称沔水或汉水。《汉书·地理志》 武都郡武都县:“东汉水受氐道水, 一名沔。”即以西源为正源。《说文》:“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则以北源为正源。《水经》与《说文》同。又沔水入江后,今湖北武汉市以下的长江,古代亦通称沔水,以至《水经》叙沔水下游直至入海。


(1)古水名。即今汉水。《诗经·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尚书·禹贡》梁州:“浮于潜,逾于沔。”据《水经注》,北源出自今陕西省留坝县西,一名沮水者为沔;西源出自今陕西省宁强县北曰汉水,两水合流后通称沔水或汉水。又沔水入长江后,今湖北省武汉市以下长江,古代亦通称为沔水。(2)今水名。洣水支流。在湖南省东南部。因水流常满,故名。源于炎陵县东部万泽山南麓石凹坳,西北流至茶陵县境,于中洲注入洣水。茶陵县段又称洮水。长约100千米,流域面积775平方千米。富水力资源,建有水电站。沔渡下可通机船,常年流放竹木。


猜你喜欢

  • 大五井子

    又名五井子、双龙城。即今黑龙江省望奎县。旧属海伦县。1913年于此置望奎设治局。1917年改望奎县。

  • 车厩山

    在今浙江余姚市东南三十四里车厩乡南。《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慈溪县:车厩山,“昔越王勾践置厩于此,停车秣马,遗迹犹存”。

  • 战国楚邑,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北。《史记·楚世家》: 顷襄王十八年 (前281),楚人说王曰: “楚之故地汉中、析、郦,可得而复有也。”(郦zhí) 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史记·楚世家

  • 驿马河

    又名伊勒们河。在今吉林双阳、九台、德惠等市县境,为伊通河支流。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2: 驿马河 “源出蒙古旗地六家子山。南流入长春府西北界,折东流,北岸直农安县,又东一百七十里,南受新开河,合东

  • 界首街

    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境界首,接邵武市界。明嘉靖 《建阳县志》 卷3: 界首街 “在北洛里”。清《乾隆内府舆图》: 建阳县西有界首。

  • ?玛台 (臺)

    亦作固、 ��吗。 清置, 即今新疆皮山县。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3和阗: ��玛台 “九十里至绰洛克腰台”。光绪二十八年 (

  • 征 (徵) 东元帅府

    元置,属辽阳行省。治所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之特林。明永乐七年 (1409) 改置奴儿干都司,称为奴儿干城。

  • 施秉县

    明正统九年 (1444) 改施秉长官司置,属镇远府。治所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九十里胜秉。天启元年 (1621) 废。崇祯四年 (1631) 复置,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移治偏桥卫城 (今施秉县)

  • 兴县

    明洪武二年(1369)降兴州置, 九年(1376)属岢岚州。治所即今山西兴县。清属太原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西部、黄河东岸、吕梁山西麓,西临陕西省。属吕梁市。面积 31

  • 下阳

    亦名夏阳。春秋虢邑,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左传》:僖公二年(前658),“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古邑名。又作夏阳。春秋虢国(北虢)都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春秋》僖公二年(前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