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汧阳县

汧阳县

北周天和五年(570)置,为汧阳郡治。治所在马牢故城(今陕西千阳县西北四十里)。《寰宇记》卷32汧阳县:“以在汧水之阳为名。”寻废郡,县属陇州。建德四年(575)移治今千阳县西北五里。隋属扶风郡。唐属陇州。金为陇州治。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移治今千阳县,改属凤翔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64年改名千阳县。


古旧县名。北周天和五年(570年)置,治今陕西省千阳县西,为汧阳郡治。“以在汧山之阳为名”(《太平寰宇记》)。寻废郡,改属陇州。建德四年(575年)移治今千阳县西北。隋属扶风郡。唐、宋属陇州。金为陇州治。元仍属陇州,至正二年(1342年)复徙于今千阳县西。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为千水冲陷,移治今千阳县。属凤翔府。1958年并入陇县,1961年复置。1964年改名千阳县。


猜你喜欢

  • 瑚素图布拉克

    亦名呼苏图布拉克。又名四台。在今新疆博乐市西南。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4:瑚素图布拉克台 “在两山间,距鄂勒著依图博木台八十里。自此东四十里有界牌,为伊犁、精河交界”。

  •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在今广东广州市中山四路东段。明清为番禺学宫(孔庙)。该所创办于1924年7月,一、二届所址在广州市越秀南路惠州会馆(今越秀南路89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三至五届在东皋大道原1号(今东皋大道礼兴街6

  • 雪山门关

    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其宗东南五里。《明一统志》 卷87丽江军民府: 雪山门 “在巨津州 (今巨甸镇) 东北。旧名越灭根关,当吐蕃麽些之界,极为险峻”。

  • 良泉县

    北齐置,属离石郡。治所在今山西方山县南三十五里南村。隋大业三年(607)改名方山县。古县名。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治今山西省吕梁市东北峪口镇南村。属离石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徙治方山,改名方

  • 龙港镇

    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南六十六里龙港镇。为鄂东南革命老根据地, 1931年中国共产党鄂东南特委机关驻此。(1)在山西省沁水县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8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梅河与杏河交汇

  • 雒阳县

    即洛阳县。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汉书·地理志》 作 “雒阳县”。

  • 牢固关

    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南。《清一统志·汉中府二》 “铁锁关”条下:“又牢固关,在州南四十里。”

  • 雁门道

    1914年由北路道改置,属山西省。治代县 (今山西代县)。1916年移治大同县 (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当今山西保德、五寨、宁武、静乐、娄烦、忻州、定襄、五台以北地区。1928年废。1914年6月由北

  • 洞浦

    亦名洞口、洞口浦。在今安徽和县南,临长江。《三国志·魏书 ·曹休传》: “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击权大将吕范等于洞浦,破之。”又作洞口。在今安徽省和县南长江边。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伐吴,曹休破吴

  • 清水县

    ①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十五里。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陕西卷下:清水县“以清水在县境” 为名。东汉废。西晋复置,属略阳郡。北魏为清水郡治。隋大业初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元年 (7